黎斌论文D黎斌论文C黎斌论文B黎斌论文A黎斌2016年年会论文易经文化与乡村文化旅游
注:黎斌同志的“‘易经文化’与乡村文化旅游”从易经的旅卦、贲卦出发,论述易经与乡村文化旅游,颇有见地,特推荐给读者。
在这里,易经贲卦,上卦为艮。下卦为离,异卦相叠,离为火,艮为山。人类学会用火,文明前进一大步。火乃光明灿烂之象,文明进步之标志。“《彖》日: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是人类一切活动的产物。也即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察于地,近则自取诸身,仰观俯察观天地取诸身,一切活动,动脑动手,身体力行,道法自然,一切生产生活活动,物质的,非物质的,有形的,无形的,可见的,非可见的,思维的,思想意识的,感觉的,非感觉的,形形色色,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发现的,发明创造的,一切的一切的活动的产物。文化具有强大的能量,是强大的软实力。 文化即人化,文化是人类特有的象征和标志。 文化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人类文化是人类的不可替代的财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有具体的文化,有抽象的文化,文化的传承弘扬,教育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几千年来从未间断绵延不绝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无比灿烂辉煌的源远流长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中,中华民族文化将会为人类文化做出更辉煌的新贡献,铸造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贲卦,下卦为离,离为火,上卦为艮,艮为山。山下有火,《序卦》:“贲者,饰也。”文饰,修饰,人文也。《杂卦》:对贲的解释是:“贲,无色也。”以无色来突显出其原有的面貌。保持原生态。《象》曰:“山下有火,贲”。远古人类居于山中的洞穴中,晚上点燃篝火照明,人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从远处望去,处处的篝火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山与火相辉映,有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山与火相辉映,有光明亮丽灿烂辉煌之意。
“易经文化”与“乡村文化旅游”
作者:黎 斌
[摘要]本文从易经文化视角,结合实际研究了“易经文化”与“乡村文化旅游”问题。主要研究成果:1、易经文化与文化旅游、乡村文化旅游有着有机的联系;2、易经之《贲》、《旅》内涵契合文化旅游、乡村文化旅游内涵,并为当下之文化旅游、乡村文化旅游建设带来了12点启示;3、当前中国乡村文化旅游主要存在着5个认识误区和问题,应加以重视和解决;4、针对当前乡村文化旅游存在的认识误区和问题,应借鉴易经文化智慧助推“乡村文化旅游”。具体应从大视野与大理念、文化之根、文化特色、文化融合、开发与保护、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等六个方面进行策划和建设。
[关键词]易经文化;文化旅游;乡村文化旅游
乡村文化旅游是当今文化旅游的一个“风向标”,是中国文化旅游发展的新热点,是最具潜力与活力的文化旅游之一。近年来,随着“全域旅游”新理念和新模式的提出,乡村文化旅游作为“全域旅游”的一个重要板块也倍受人们的关注,学术界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在这里,笔者不想就文化旅游的重要性、必要性作过多论述,也不想过多地介绍当前中国乡村文化旅游的现状,只想从传统文化视角,以多维思维方法,结合当前乡村文化旅游实际,就易经文化与乡村文化旅游问题作一点探讨。
一、“易经文化”与“文化旅游”、“乡村文化旅游”的联系
易经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在《易经》64卦中,有两个卦与“文化旅游”密切相关。一是《旅》,二是《贲》。《旅》阐述旅游,《贲》阐述文化。 《贲》、《旅》结合便是“文化旅游”。
易经《旅》的卦象是:山上有火,不停地在蔓延,如同旅行。告诫人们:人在旅途,颠沛流离,举目无亲,惟有持纯正的态度,谨慎自强,才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人生如旅,必须小心行事,坚守正道,才会吉祥。易经《旅》启示我们:发展旅游事业应有正确的思路、正确的举措和正当的行为,应注重防范风险,稳健发展。
《旅》的六个爻辞,还具体从六个方面给我们带来启示:第一爻:“旅琐琐,斯其所,取灾。”意思是:在旅途中,如果过于小器,不仅琐碎讨人嫌,甚至行为卑贱,难免招灾,身陷困境。此爻启示我们:发展旅游事业应不拘小节,应有大视野和前瞻性眼光,应行为正当,措施正确,才不会陷入困境。第二爻:“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意思是:住在旅馆里,旅费充足,同时又得到童仆忠实的服务,心情愉快,无怨忧。此爻启示我们:发展旅游事业应有一定的发展资金,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以“人”为本,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这样才能吸引游人,留住游人。第三爻:“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厉。”意思是:旅人所居住的旅馆因发生火灾被烧掉,身边的童仆也借机逃跑了,旅人成了孤家寡人,陷入了困境中。此爻启示我们:应加强旅游设施的安全管理,注重防火、防盗等,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的旅游环境和居住场所。同时要加强对旅游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不能“乘人之危”,应认真履行好自己的服务职责,为游客排忧解难,让游客满意。游客满意,旅游业才能发展。第四爻:“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意思是:虽然能够得到安稳的住处,也有利斧类的必要生活用具,以及足够的旅费,但由于所居之处的服务人员服务态度或服务质量不好,又得不到旅馆负责人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心中仍然不愉快。此爻启示我们:发展旅游业,人的服务至为重要。尽管有一流的服务硬件设施,但如果软件这一块的服务做不到位,仍然不能使游客称心、满意。第五爻:“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意思是:旅馆虽然起初在服务上存在问题,但能够及时改正,使游客转忧为喜。就像在射山鸡时,最初虽然不顺利,丧失了一枝箭,但最终通过将山鸡当作礼物献给君王后得到了荣誉与爵命。此爻启示我们:在旅游服务中,一旦因服务问题导致游客不高兴,但只要能及时改正,仍然可以得到游客的谅解。第六爻:“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凶”。意思是:旅游服务人员,性情刚烈,高傲待人。在旅游服务中,持这种态度,开始虽然得意洋洋,最后必定号啕大哭,就像鸟的巢被烧掉,没有了安身之处。也像在田畔丢失了牛,象征丧失了柔顺的德性,所以凶险。此爻启示我们:游客是旅游业的“上帝”和“衣食父母”,如果将其怠慢,将使我们失去赖以生存发展的岗位与职业。
《贲》卦之“贲”,即“饰”。饰者,修饰、装饰、打扮。《贲》之卦象是:山下有火,火光通明,光彩煊赫,把山装饰打扮得很美丽。在文化方面,象征文章交错,应杂其间。此卦启示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文化,文化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发展文化事业需要必要的文饰、包装和宣传。
《贲》卦的六个爻辞,也具体从六个方面给我们带来启示:第一爻:“贲其趾,舍车而徒”。意思是:装饰脚趾,宁愿舍弃车而徒步前往,去进行“文饰”。“文饰”不能依靠别人,应依靠自己,虽然慢一点,但是更有效。此爻启示我们:发展文化事业,不能“等、靠、要”,不能一味地依赖别人,要靠自己“脚踏实地”去做,这样,发展的效果才更好。第二爻:“贲其须”。意思是:胡须装饰下颚,与下颚一起行动。“文饰”不能仅仅依靠自己,还应依靠别人,“贲于人而与之振作”。此爻启示我们:发展文化事业,不能只靠自己“单打独斗”,还必须积极争取他人的力量,充分利用外部力量,共同发展。第三爻:“贲如濡如,永贞吉”。意思是:被装饰、文饰得最为华丽,像打湿般光泽。同时,坚守正道,坚持正确的“装饰、文饰”,将永远吉祥。此爻启示我们:用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发展文化事业,才能使其兴盛,基业长青。第四爻:“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意思是:修饰如老人白发(鬓白),白修饰意味着未能得到修饰。在装饰中存在了障碍,以致应当得到的装饰却落了空。就像一个恋人要与正当的配偶相聚,骑着白马像鸟飞一般地向对方奔驰而去,结果却未实现愿望。但只要坚持初哀,最后仍然没有怨忧。此爻启示我们:在发展文化事业中,将面临许多挑战、挫折和障碍,但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克服障碍。第五爻:“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意思是:不重外表而重内在实质,就像不去装饰内在朴实的山丘林园。虽然获得的君王赠送的礼物或聘礼不过是微薄的一束绢,很寒酸,但实质重于装饰,最后仍然会吉祥。此爻启示我们:在发展文化上应注重实质内容,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应注重文化的朴实性。虽然这样做,短时间内没有什么效益,但有利于文化旅游的持续发展。第六爻:“白贲,无咎。” 意思是:领悟到装饰的空虚,而恢复本来面目时,就会无咎。文饰固然重要,但不可过度,应反归于质。此爻启示我们:发展文化事业固然需要一定的文饰、装饰,需要一定的包装,但不能文饰、装饰过度,应注重文化的质朴本质;应保护好文化载体的原样,不要“画蛇添足”;应走内涵型文化发展之路,这样才有利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
综上,易经《贲》、《旅》以其“博大精深”的智慧,深刻地阐述了“文化旅游”问题。归纳起来,它给我们带来了以下12个方面的启示:
1、“文化旅游”历史悠久,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认识世界、丰富知识、陶冶情操的一种传统活动。易经的文化旅游观,对中国的文化旅游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易、道、儒、佛、民族等文化的融合,使中国的文化旅游独具特色。
2、发展文化旅游,应有大视野、新理念,要有正确的路径和方法,以及正确的措施、正当的行为。这样,才能做大做强,赢得持续发展和基业长青。
3、发展文化旅游,不能“等、靠、要”,要靠自己努力,靠自己“脚踏实地”去做,这样发展的效果才更好。
4、发展文化旅游,不能只靠自己“单打独斗”,还必须积极争取他人的力量,充分利用外部力量和资源,借鉴他人经验,互动发展。
5、发展文化旅游,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硬件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旅游硬环境。
6、发展文化旅游,人的服务至为重要。应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这样才能让游客称心、满意。
7、游客是文化旅游业的“上帝”和“衣食父母”,如果怠慢游客,将严重影响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8、发展文化旅游,将面临许多问题、挫折和障碍,但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克服障碍。
9、发展文化旅游,应加强安全管理,注重防火、防盗等,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的旅游环境和居住场所。
10、应及时处理和解决文化旅游中出现的服务问题,这样才能使客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11、发展文化旅游,应注重实质,不能做表面文章。虽然需要一定的文饰、装饰和包装,但不能文饰、装饰过度,应注重文化的朴实性,保护好文化的原生态。应走内涵型发展道路,不能粗放发展。虽然这样,短时间内没有什么效益,但有利于文化旅游的持续发展。
12、乡村文化旅游是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板块,应汲取和借鉴易经《贲》、《旅》之智慧,以及其带来的启示,建设和发展好这块文化旅游。
二、当前“乡村文化旅游”存在的认识误区与问题
根据前面易经《贲》、《旅》二卦的内涵和启示,结合当今中国乡村文化旅游实际,笔者认为当前乡村文化旅游主要存在以下认识误区和问题。
认识误区和问题一:一味注重“乡村文化旅游”的经济价值,而对其文化价值认识不够。受此影响,一些乡村的文化载体因过度开发而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乡村的“文化旅游”商业味浓,缺乏文化品位,影响了文化旅游发展的持久性;一些乡村的“文化旅游”庸俗、粗放、不规范,缺乏文化性。比如:诱导游客“烧高香”、强迫游客购物、导游“宰客”等等;一些乡村的文化旅游一味地模仿他人,缺乏自己的特色,同质性问题突出,没有差异性;一些乡村对其旅游景点和文化载体命名缺乏文化味。比如德江县高山乡洋山河峡谷景区“仙人洞”内一个天然“玉盘”,酷似盛着一盘地球结构文化(地壳、地慢、地核),但却一直以“荷包蛋”之俗名进行宣传;一些导游的素质有待提高,不能做到“因人而导”。比如,几年前,笔者带着一批学者参观一个天然溶洞,导游在介绍洞顶一朵倒挂着的莲花状的溶岩时,把它称为“猪耳朵”,我们中的一位学者当场反问道:“我们千里迢迢而来,是来吃猪耳朵的吗?”。此外,一些乡村文化旅游景点,在运作上缺乏前瞻性眼光,只顾眼前利益,一味地想着门票收入,结果导致正在成长的旅游景点一下子又冷了下来。以上诸多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文化旅游的正常发展和持续发展。
认识误区和问题二:对历史文化和“根文化”的价值认识不够。比如某以古城文化命名的景点,本来其名称不错,有历史文化韵味,但该景点脱离了古城旧址,将之建在城郊的一座山下,使其“文化旅游”发展受到影响;比如思南县思塘镇“兽王山”景区建设,在《思南府志》等历史文献中,“兽王山”所在的山,只有“天马山”、“白虎岩”、“锡帽山”之称,其中“天马山”之名最受民间推崇,最具文化味,明代大理学家、易学家李渭也因“马”昼夜站立之故在其山下的一个洞中题写了“不舍昼夜”。如今更名为“天马山”,忽视了历史文化之根,这或多或少对该景区的文化旅游将带来影响。比如万山朱砂古镇的乡村文化旅游,近年来虽然借助“国家矿山公园”的打造大有改观,但由于对“大万山”历史文化和亘古以来的丹砂文化挖掘、研究和宣传不够,使该乡镇的文化旅游水平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比如梵净山东麓“大金佛寺”景点的打造,尽管是天下第一大金佛寺,但由于是近年来新建的,历史文化沉淀不足,导致该景点旅游不够景气。比如松桃县正大乡的“苗王城”,近年来由于缺乏对该城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苗族文化的挖掘、研究和宣传,使其文化旅游一直不够兴盛,而与其临近的“西江苗寨”却很火爆。这真是苗王城不如苗寨,苗王不如苗寨主。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根”文化的重视。
认识误区和问题三:对文化的融合发展,以及对整体品牌打造认识不够。受此影响,一些乡村的文化旅游,文化载体单一,资源未能得到很好地整合,文化旅游潜力未能得到很好地挖掘,文化旅游价值也相应地未能得到很好发挥。比如,朱砂古镇在乡村文化旅游上优势突出,笔者梳理了一下有“五大宝”:一是丹砂文化。该镇是原“中国汞都”所在地,是“丹砂王国”,千古丹砂丹书中华悠久文明,该镇有着厚实的丹砂文化;二是历史文化。明代在这里设“大万山水银朱砂场局”,赐名万山为“大万山”,有着厚实的皇家文化。此外,贵州开省的源头在明代的“砂坑之战”,明永乐九年(1411年),贵州东部的两大土司,即思南宣慰使田宗鼎和思州宣慰使田琛为争夺铜仁、万山一代的“砂坑”(朱砂矿井)而爆发战争,史称“砂坑之战”,明成祖朱棣借机消灭了两大土司,继而自东至西在贵州进行改土归流,最终在贵州设立了明朝第十三个布政司——贵州布政司,贵州自此正式开省;三是道教、佛教文化。该镇盛产的丹砂,自古以来就是道家炼丹的主要原材料。该镇的中华山寺庙,是梵净山区域历史上有名的寺庙,有着厚实的佛教文化;四是民族文化。该镇的鼟锣是侗族目前最为独特、古老、保存最为完整的民族文化艺术之一;五是生态文化。该镇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避暑、养生的绝佳去处,有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综上,朱砂古镇在乡村文化旅游上有上述“五大宝”,然而,该镇近年来在旅游打造上侧重于丹砂文化,未能很好地将这“五宝”进行融合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镇乡村文化旅游的全面发展。
认识误区和问题四:对乡村文化旅游的宣传创新认识不足。一般侧重于对乡村的农家乐、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方面的宣传,而对乡村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宣传不够。比如,印江县木黄镇,位于梵净山西麓,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近年来该镇的旅游没有梵净山东线的乡镇兴旺。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除受交通条件制约外,文化旅游宣传创新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木黄镇本来不仅有丰富的梵净山自然生态文化资源,而且还有着厚实的佛教文化资源(如梵净山四大皇庵之首的“天庆寺”,四十八脚庵之一的“太平寺”、天然“万米睡佛”等)、红色文化资源(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会师地)、民族文化资源(如中国戏曲活化石“傩戏”等)。然而,该镇近年来没有很好地“放大”这些文化旅游资源效应,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镇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
认识误区和问题五:对乡村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和宣传不够,对乡村文化旅游的整体策划不够。致使一些非常好的乡村文化资源仍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或处于“小”、“散”状态。如铜仁市碧江区漾头镇茶园山村(历史学家公认的黔东第一文化古村)的“徐福文化”、松桃县正大乡的“苗王城”文化、德江县合兴镇朝阳村的“扶阳古城”文化、思南县香坝镇雷公门村新发现的“雷公电母”文化、印江县峨岭镇新发现的天然“灵龟(寿龟、玄武龟)”文化,等等,这些文化目前还处于分散状态,有待进行系统挖掘、研究、整理、策划和开发。
三、“易经文化”助推“乡村文化旅游”的策略与路径
1、以“大视野、新理念”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乡村文化旅游”是一种多元旅游,其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当前乡村文化旅游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比如:乡村文化旅游的全域性、特色性、精品化;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从乡村旅游到乡村生活的新理念;乡村文化旅游的“大数据”化,等等。同时,中国乡村文化旅游也呈现出许多新业态,比如:国家农业公园、休闲农场、休闲牧场、乡村营地、乡村运动公园、乡村公园、乡村庄园、乡村酒店、乡村会所、乡村博物馆、乡村艺术村、市民农园、高科技农园、乡村教育农园、乡村民宿、乡村洋家乐、文化创意农园等等。
对此,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应像《易经》文化所启示的那样,不能用狭隘的眼光、传统的做法去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应主动适应形势,拓宽视野,以创新的思维和理念去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应树立“大文化”、“大旅游”理念,做“乡村文化旅游”的“大手笔”。乡村文化旅游,载体是乡村,而灵魂却是文化。应深度挖掘乡村之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地理环境文化、人文文化等等,丰富乡村文化旅游的内涵,使乡村文化旅游“博而大”、“恒而久”。
就贵州省而言,应着力从文化的“时间”和“空间”,或从文化的“厚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去挖掘、研究和开发乡村文化旅游。在“时间”(厚度)维度,应不局限于现当代的文化,应上溯到上古、远古层面的文化;应不局限于乡村历史层面的文化,应拓展到乡村的传统文化。事实上,在广阔的贵州乡村,留下了大量上古、远古时期的文明,也有许多民间传说。这些民间传说不仅仅是神话,它在一个角度和层面记载了历史,是一种文明与文化。如神农蚩尤、炎帝、共工、祝融等人文始祖文明。在“空间”(广度)维度,不应局限于某乡、某村的本土文化,应拓展到贵州全域文化,以及贵州周边的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南越文化、滇文化、梵净武陵文化,应拓展到黄河文明、长江文明两大文明,拓展到“中原文明、北方文明、齐鲁文明、秦文明、吴越文明、荆楚文明、巴蜀滇文明”等七大文明。这样,贵州乡村文化才能“博而大”。文化“博而大”后,进而才能为发展“大手笔”乡村文化旅游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
2、抓住文化之“根”,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乡村文化旅游”可以创新文化载体,但不可忽视文化之根。“根文化”蕴藏着悠久的时空信息,蕴藏着厚实的历史文化,具有强大的文化磁场。特别是在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方面,“根文化”尤其重要。离开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之根,一味地新创文化载体,如当前的“造佛”、“造人文始祖”、“造古建筑群”等现象,将使乡村文化旅游价值大打折扣。对此,应紧紧抓住文化之“根”,来策划和发展“乡村文化旅游”。
就贵州省而言,近年来的“多彩贵州”打造,效果较好。然而,“多彩贵州”的打造更多的是从民族文化、生态文化角度进行打造,而对贵州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挖掘、研究和宣传不够,对贵州的根文化研究不足,放大不够。比如贵州的人类文明文化、夜郎文化、水书文化、传统文化、易学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沙滩文化、阳明文化等等。贵州不仅仅是“多彩贵州”、“生态贵州”,还应该是“文明贵州”、“安全贵州”、“国学贵州”。
在传统文化这一块,贵州应高度重视三个“根”文化:一是易经文化,二是儒、道文化,三是佛教文化。贵州的水书易经当是最早的易经,贵州在历史上出了许多易学大家,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更为突出。比如李渭、陈法、马廷锡、萧光远等等。众多易经文化遗址和载体散落在贵州的乡村,思南明代李渭(王阳明三大再传弟子之一)的“点易洞”、平坝陈法故居、修文的“玩易窝”、三都县的水书、遵义萧光远故居、沙滩文化遗址等等。这些广泛分布的易经文化载体,不失为贵州乡村文化旅游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历史文化这一块,贵州应重点围绕“梵净武陵文化”、“夜郎文化”、“屯堡文化”、“土司文化”、“丹砂文化”、“红色文化”等几个“点”做文章。这些文化点也广泛分布在贵州乡村,应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使之形成集观光、休闲、文艺、茶道、度假、商贸等为一体的多元化乡村文化旅游。
3、突出文化特色,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特色文化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乡村文化旅游应紧紧抓住其乡村特色,在“特”字上下功夫,做好“特色大文章”。一是挖掘特色文化,并使之形成特色文化体系,统一运作,规范运作;二是加强特色文化宣传。广泛采取媒体宣传、大型主题活动宣传、户外广告宣传、各种学术活动宣传等进行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宣传口号应突出乡村特色,注重效果;三是围绕特色文化,针对当今游客的需求,不断创新“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和载体,比如“乡村养生”、 “乡村风情”、“古镇”、“古村”、休闲农场、休闲牧场、乡村营地、乡村运动公园、乡村公园、乡村庄园、乡村酒店、乡村会所、乡村博物馆、乡村艺术村、市民农园、高科技农园、乡村教育农园、乡村民宿、乡村洋家乐、文化创意农园、民俗体验馆、民艺表演馆,等等。在这方面,成功的案例有梵净山“云舍”、“西江苗寨”等,可以借鉴其经验。
4、加强文化融合,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文化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应充分利用不同文化的不同场气和人气,充分发挥文化的“包容性”,抓好文化的“融合发展”,促进优势互补。乡村文化旅游应将乡村的生态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等融合起来,形成一个特色文化体系和“文化大包”,规范动作。在着力打造“整体文化品牌”的同时,努力打造各“子品牌”,以及与之相联的若干“子子品牌”,以充分发挥品牌的合力效应。亦即搞好文化“配菜”,在做好“乡村文化”这道“大菜”、“主菜”的同时,辅之以“小菜”、“配菜”,使游客能享用到乡村文化“大餐”,满足游客多元化的乡村文化旅游需求。
5、兼顾“保护”与“开发”,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在抓好“乡村文化旅游”开发的同时,应加强对文化载体的保护,以避免在开发中受到破坏。在生态文化这一块,应有前瞻性眼光,应因地制宜,珍惜大自然赐予乡村的生态文化,切实保护好乡村生态环境,绝不能因一点眼前利益和“蝇头小利”而牺牲生态环境。就贵州而言,贵州山清水秀,贵州之贵在生态,贵州之美也在生态。天下九州,大美贵州。有贵山、贵水,才能聚天下之贵客;有贵山、贵水,才能留天下之贵客。对此,保护好生态环境,对贵州而言至为重要;在民族文化、传统文化这一块,应加强对各文化载体(包括古宗祠、古桥、古井、古树、古建筑、古屯、古寺庙、古物品等)的保护,加强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研究、保护与开发。就贵州而言,贵州是多民族的省分,有着49个少数民族,17个世居民族,民族文化十分丰富。贵州之多彩,首先得益于民族文化的多彩。对此,应保护好这些民族文化的各类载体。在传统文化这一块,贵州的资源也十分丰富,易、道、儒、仙佛、医药、书法、民族乐器等丰富的文化载体遍布贵州广阔的乡村,如王阳明的“玩易窝”、李渭的“点易洞”、萧光远的“培本堂”、印江的“三清观”、沿河“鸾塘书院”、玉屏的箫笛、印江的书法等等。这些文化载体十分珍贵,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时应切实落实好相关保护措施。
6、兼顾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乡村文化旅游”固然有其经济价值,但最重要的是它的文化价值。在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中,应兼顾好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如果过于商业化,只看重眼前经济利益,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乡文化旅游”的文化价值发挥。相反,如果注重发挥“乡村文化旅游”的文化价值,并通过其文化价值的充分发挥带来旅游“名气”,将带来可观的经济价值。对此,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应有前瞻性、全局性、生态性眼光,应充分借鉴前面阐述的易经文化之《贲》、《旅》智慧,走内涵型发展之路。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乡村文化旅游持续发展、基业长青。
参考文献
[1]《白话易经》全译本,白话易经编译组,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4月第一版。
[2]孔颖达《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3]宋· 朱熹,《周易本义》,九州出版社,1973年8月第一版,2011年6月北京第11次印刷。2004年1月第1版。
[4]班固,《汉书》,岳麓书社,2009年4月第1版。
[5]麻福昌,《易经与传统医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6]蒋南华,黎斌,《梵净武陵中华文明之源初探》,贵州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
[7] 蒋南华,黎斌,《中华古历与推算举要》,上海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第1版
本2016年9月28日
注:另有篇论文发表在贵州省易经研究会网站的如下网页地址:
/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03
/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