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 黔易库 医易同原 人天合一 智库名家 地球村 高端论坛
举报电话:13628562406  邮箱:1156356446@qq.com
点击排行
·日核污水排海罪 麻福昌821
·壬寅过去癸卯来,自强不息莫懈怠973
·贵州省易经研究会章程3726
·为何炒作伪国学  麻福昌3584
·人天合一新理念  麻福昌4819
·“美科学家发现人体新器官”读后4923
·太极诗词 麻福昌4835
·贵州省易经研究会入会志愿书(新)6440
·综述附件(历史记忆)52
·调研图之一108
热点图片

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

自觉以习近平文化思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

第一宝典易经奇 何须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医易同原 >> 地球村 >> 正文
科普宣传周展示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232    更新时间:2013-09-18
 

1点击下载

序号

姓  名

论 文 题 目

刊 物 名 称

01

   麻福昌

研经悟道保持特色

台湾《中华易学》杂志

02

 韦章炳

试析水书与《连山》的亲缘关系

《国际易经》第32

03

   麻福昌

良知即是易-王阳明与易学

加拿大《文化中国》杂志

04

吴苏民麻福昌

水书即是易

《采风论坛》

05

  麻福昌

浅探医患和谐与良知

《社科新视野》

06

韦章炳

刍议水书《连山》与含山玉版之谜

《国际易学研究》第十辑

07

    

08

09

10

11

韦章炳

简论口传水书与上古“口头易”

《采风论坛》

 

1 

1989年中国周易研究会首任理事会留影

1 1 1 1

学会简介:1

 1987贵州省易经研究会经批准成立,初以贵州省文
史研究馆
挂靠单位。
是全国最早的易经研究法人学术社
团。是改革开放搞活的产物。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是其
业务主管单位,为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的省级学会
之一。
1 
   
198712月负责人麻福昌出席国际周易讨论会,
作为中国周易研究会筹委会成员之一,1989年中国周
易研究会正式成立,
麻福昌为第一届24位理事会理事之一。

2

2004年贵阳中医学院党政领导研究同意,从此挂靠贵

中医学院。会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东新路15号(附5
附5号),法定代表人是主任医师教授麻福昌理事长。近30
年来,贵州省易经研究会依法开展各种学术研究,主要以
易经与传统医学、水书易、良知即是易、《淮海易谈》、
《易笺》、苗族鸡卜、梵净山域易文化等贵州民族易、地
方易等民族文化遗产为研究
对象,发现别人所没有发现的易文化靓丽风景,和贵州璞
玉浑
金的易文化金矿并发掘别人所没有的发掘金矿。主要学术
成果以获贵州省人民政府优秀成果三等奖,“易经与唯物
辩证法思想”,先后获省政府优秀成果四等奖和美国“世
界首届传统医学讨论会暨优秀成果颁奖大会”金杯三等奖
的《易经
与传统医学》(

/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73),
近年来,本会重点研究贵州特色易----水书,会员们先后
获得贵州省人民政府优秀成果三等奖(韦章炳论著《中国
水书探析》)等二十来项成果。

 1

1 
    在对我省所特有的水书易等进行研究,取得的阶段性
标志性成果,在全国学术界颇具影响。特向社会各界简如
下:

 中国共产党贵州省易经研究会支部委员会组织委员
贵州省易经研究会副理事长韦章炳以水书易为主题
的博客 
“韦章炳学术之窗”
 http://blog.sina.com.cn/u/161853803719

译著神奇的水书易近200万字

18

 18 17 15
    为地方政府搜集抢救神奇的水书易数万卷,
对神奇
的水书进行研究。
   
中国共产党贵州省易经研究会支部委员会组织
委员贵州省易经研究会副理事长韦章炳水书易研究
成果
已经搜集到的部分较有影响的论文
(正在广泛征集中,欢迎专家学者勿吝惠
赠资料论文)

序号

姓  名

论 文 题 目

刊 物 名 称

01

   麻福昌

研经悟道保持特色

台湾《中华易学》杂志

02

 韦章炳

试析水书与《连山》的亲缘关系

《国际易经》第32

03

   麻福昌

良知即是易-王阳明与易学

加拿大《文化中国》杂志

04

吴苏民麻福昌

水书即是易

《采风论坛》

05

  麻福昌

浅探医患和谐与良知

《社科新视野》

06

韦章炳

刍议水书《连山》与含山玉版之谜

《国际易学研究》第十辑

07

    

08

09

10

11

韦章炳

简论口传水书与上古“口头易”

《采风论坛》

 

15 

贵州省易经研究会副理事韦章炳在清华作题为“水书是值得人
们重视的民族古文化”
14

贵州省易经研究会副理事长韦章炳在南方古文字研究会上
宣传水书易

附部分作品简介或目录如下:
《水书文化与中华断代文明》目录:
韦章炳著,35万字,光明日报岀版社岀版

第一卷水族习俗文化与断代文明

  第一章水族多元宗教习俗文化孑遗………………………………

  第二章水族饮酒仪式与古代国祀国宴………………………

  第三章水族“端节”与古代“吉亥祀先农”………………

  第四章水族“借霞”与上古崇猪时代的文明…………………

  第五章水族“卯节”与古华夏生殖崇拜…………………………

  第六章水族“鱼文化”与古代生育观…………………………

  第七章水族葬俗与古墓上的红山文化孑遗………………

  第八章从水族崇鬼现象看上古神祗社会…………………

  第九章水族酒文化与中华古文明………………

  第十章水族医理与古华夏中医………………………………

  第十一章 水族马尾绣与西周“辫子股刺绣” …………………

  第十二章水族铜鼓崇拜与古代青铜文化………………………

  第十三章 “伢花散”崇拜与祝融之谜……………………………

 第二卷 水书源流追考

   第十四章从水文字的“拼盘”特征看古华夏文明……………

   第十五章从“拱陆铎”看仓颉造字……………………………  

   第十六章水书诵读与华夏古音……………………………

   第十七章再议水书太极与含山玉版千古之谜…………………

   第十八章水文字与甲骨文的先后分析………………………

   第十九章从“口传水书”看“口头易”的存在…………

   第二十章水书与大汶口神符有渊源…………………………

   第二十一章水书与神奇的“龙文化”…………………………

   第二十二章水书可能才是我国最亘古的易经………………

   第二十三章从水书看秦代《日书》……………………………

   第二十四章水历与上古共工历…………………………………

 第三卷 水书内涵与史前文明

  第二十五章从水书内涵看《周易》来由…………………………

  第二十六章水书内涵与《连山》的亲缘关系……………………

  第二十七章 水书“反遁”与古易“逆数” ……………………

  第二十八章水书里的炎帝文明孑遗…………………………

  第二十九章水书《二十八宿》与史前生态观……………………

  第三十章从水书内涵看《连山》如何重“气”与“坟” ………

  第三十一章从水书看“八角星纹”的文化价值…………

  第三十二章从水书看史前“天地人合一”……………

  第二十三章水书视觉下的华夏古五行…………………………

  第三十四章从水书看上古农耕文明……………………………

  第三十五章水书与安诺印字之谜………………………………

  第三十六章从水书内涵看立体易之谜……………………………

第四卷 水族历史渊源诂析

  第三十七章水书与“豨韦”古帝或有渊源……………………

  第三十八章水族古歌与共工氏地望之谜……………………

  第三十九章从“反书”之说解读共工受伐之谜………………

  第四十章共工、颛顼战地之谜………………………………

  第四十一章水族文化与长江文明…………………………………

  第四十二章水书见证“两江”文明大融合………………………

  第四十三章  水书视觉下华夏八千年文明…………………

 

   后记

 

 

            《中国水书探析》简介:

韦章炳著,52万字,中国文史岀版社岀版

中国水书探析》是集钩沉猎奇、探索研究、翻译
诠释为一体的水书研究集子,它相对系统地对活化石
文字
的水书作了一次发掘。可以说是首次揭开了水书
的神秘面纱。因为至清代以来,纵观众多学人留下的水
书研究文稿,均蜻蜓点水作了一些概述,唯《探析》比
较全面地多角度地对水书进行深度挖掘,并首次将水书
与易学捆绑起来研究,猎获到许多惊人的新发现和观点。
是贵州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著作奖),是水书
易的重要力作之一。

第一篇  触摸水书的神秘面纱

本篇不仅分析了水文字的造字特征,还指明水书中
呈现多种字体的原因与规律,认为这是这种文化随时空
递进的必然特征,从而得出水书初创的大致年代,并指
出水书与汉书的关系是同源、分化、吸收的观点。
《水书太极图与新石器时代含山玉版之谜》、《水书与
<连山>剪不断、理还乱的亲缘关系》等均从不同
的角度深层次地对水书作了研究,立意新颖,观点独到。
指出玉版八角星纹图是由四个水文意象形的
()”
围着一个正方形的四条边而成,巧妙组合成一幅
山山
相连
的 八山太极图。在许多论据的引导下,得到
了国内外易学界及社会广大学者的普遍认同。《国际易学
研究》、《神州易俗》等重要刊物以及数百家学术网站纷
纷转载书中成果《刍议水书、
<连山>与含山玉版之谜》,
以有力论据破释沉睡了
6500年的含山玉版神秘图纹之谜。
并首次用理论作支撑,论述水书沿于《连山易》,这观点
被学术界称之
解除中国历史八大遗憾之一(《连山的
失传》)。本篇中的第八章《口传水书可能是上古
口头
的遗存》还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独立于其他学者:
口传水书仅是为了保秘的观点之外,论证口传
水书
是文字幼儿时期的必然产物,是古代口头易
遗存。

第二篇  水书竟与韦氏有千古奇缘

因为水族新旧年划分是从韦氏端节初一(农历九月第一
个亥日
)开始的,并且学人一至认为,韦姓聚居区的独山天
星村是水书
藏留中心。所以本篇从水族大姓韦氏入手,
对水书的创制历程进行分析,寻求水书初创以及不断完善
的社会土壤和变迁史。

第三篇 寻觅水族文明再次滋生的土壤

由水书中的多种字体相拼盘的格式特征知,水书
是一种不断完善不断增补的古易,那么完善的时期和背景
是什么呢?本篇从水族马尾绣的贵族” 之奢、酒文化中
贵候之雅以及水族隆重的葬俗入手剖析水书的增补
背景和古人的政治心态。

第四单元  水书以天地人鬼共谐和为己任

水书是易,易为卜筮之学,于是该书的第四篇从
书以
天地人鬼共谐和’”为己任的中国古代文化特征
分析,向世人介绍了水书思想体系以及古人造字的初衷,
并介绍水族先民的天地观和神本意识。分析介绍水书诸
多习俗和应用程式等,使人们对水族社会及文化有了较
为全面的了解。

第五单元  水书显示古人的智慧不寻常

本篇直接深入水书内核,对水历、河图洛书、阴阳
五行及二十八宿等进行实质性研究,对水族各种占卜作
了猎奇,并对最神奇的黑书和《贪巨》也作了探讨,认
为水书是一种系统文化,浩瀚深不可测。本节还翻译了
很多水书条目,并介绍其使用之法,便于广大易学爱好
者了解水书这种古代易学。

第六篇  水书杂论

本篇站在当代唯物观、生态观的立场上,对水书进行
分析,对水书中的
及水书与楚文化的关联作了探讨,对水书中的军事、哲学
也作了分析。得出很多新观点和启发。例如指出水书中众
多条
目最初可能来于生活记事,二十八宿可能来于生态崇
拜等。

 第七篇  濒临失传的乾坤秘遁法

 本篇中的《遁掌玄机》、《开龚图遁识读法》、《八山秘遁
探解》、《天盲地跛图遁要秘》、《五冈山
探解》及《百宫
飞遁总论》等均为水书易秘遁之法,本人对其作了诠释、推演并
汉化。
由于现在掌握此法者,已是少之又少。于是《探析》中大量列举
水书推宫之法,无疑是对神秘水书的拯救与保护。      
   联络:麻福昌
   联络方式:0851-8282996,13628562406

  

 

附:中国共产党贵州省易经研究会
支部委员会贵州省易经研究会副理事长韦章炳

部分在全国颇具影力的观点:

观点一:国际原始易经或叫《水书》

 水书是水族先民在远古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的一种
独特易经,是由文字、表意图象符号等组成的文字体系,
其字形类似甲骨文和金文。
由水书先生代代相传,主要
用于测吉占凶.其间函盖原始的天文、地理、宗教、民俗、
伦理、哲学以及生态等文化现象
 

    据《九嶷山志》载《周礼》云:“太卜掌三易之
法。”干令开注云:“伏羲之易小成,为先天;神农之易
中成,为中天
;黄帝之易大成,为后天。”我们通常只说
的先天易、后天易,而中天易却很少提及
,其实其便是连
山,连山者,重山也,故重艮以为首。北周大儒朱隐老
曰:“《连山》,神农之易也,以艮为首。”孔颖达亦
曰:“《连山》起于神农。”那么作为中天易前的先天
易叫什么以什么为首呢
?
 
我认为应该就叫“水书”,初来于河图。炎帝在南方将
其发展为《连山》时,或已是“面目全非”,故称水书
是《连山》之遗存亦是有原因的。

    因水族尊古尊祖,至今仍称此《易》为“泐虽”,这正是
"水书"二字的华夏古音之遗存!另据第十三代水书传人韦光荣
先生说:“先祖皆称水书以坎为首卦。”于是疑水书特别是
“口传水书”当为华夏原始易经。笔者有此一说,主要理由
如下:

    据考,《归藏》以坤(地)为首卦,故名“地易”,
是“农(种地)”时代之文明;此前的《连山》以艮(山)
为首卦,故名“山书”,是“猎(打山)”时代之文明。
而山书之前仍有一《易》,此易当以坎(水)为首卦,
就叫“水书”。是正宗河流文明遗存。古有“天一生水,
地六成之”之说!
当寓意易道肇根在水也!天生“一”,“一”为无为太极,
太极始生水书易也! 公元前327年春秋时期之易学名儒以
相曰:“无极者,零也,圈也,太极者,一也,圈中正中
一点也,此一点化为圈中之一谓之中,圈此分为两半,两
仪生也。”
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不是数,而是
是天, “为四十九之策数形成的根据。韩康伯注释
有太极,是生两仪。
又曰: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
两仪也。
"《水龙经》:太始唯一气,莫先于水。水中
和浊,遂成山川。
故以"水"为名的原始古易可能就是人
们常拢统说的伏羲易! 
 

   因为按先天卦序表: 
1乾 2兑 3离 4震 5巽 6坎 7艮 8坤便知水书--山书--地易
--周天(即周至,无所不包)易之来由是有规律的.即按先天卦
序坎
------乾依次发展而来的。
(有郑玄《易论》云:
“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唐•陆德明《经典释
文》复云
:“周,代名也,周至也,遍也,备也,今名书,
义取周普。”《系辞》:“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大地之道”,“知周乎万物”、“周游六虚”等语句为佐证。
)

君若再不相信,则定难解释以下现象:

    1,对于南方水书的称谓,自古以来他族称为水书就
罢了,为何水族人也称其为 “泐虽”
(汉意为水书)。可
见“泐虽”不是“水族人之书”之意,而是此《易》原

就叫《水书》。它与“山书”与“地易”绝非偶然并存
于世,而各系不同时代的文明的产物
!

     2,古人表达九星顺序时,为何总把坎列为第一星。
因坎者
,原始易之首卦也!

    3,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八卦时,为何总将十二地支
之首位的“子” 先放入坎,而却让第二第三位的丑及寅
屈居《连山》首卦的艮。故推知,连山前必有一种以坎
为首卦的易
-----《水书》存在。

     4,岀土于凌家滩的7000年前的双猪玉龙版为祝融乘
双龙之式
,其上竟已有八山太极图,足见此时早有易经流行。

   据考古代易经首卦有 “后代欲‘超’前代”的规律:
即山克水;地载山;天包地。由此推知,如果以艮作首卦
的《连山》之前之还有一《易》的话,其应该是以坎为首
卦的“水易”
.《悟真篇》云:“道本虚无生一炁,便从一
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光。” 翁葆光注解:“道本虚,而乃有形之炁,炁本实,而乃无形之形,
有无相制,而一生焉。故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两
情交媾,万物化成。”何为“
炁”? “炁者水上之无相物
(韦章炳按:水之气也)。于血脉,行经络,与地脉,生五行。”也就是说,水生炁,炁乃介无极与太极之间的现象.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
,行生六合,六合生七星,七星生八卦,八卦生九宫,九九归十方。(根据“河图”可知,一六属水、二七属火、三八属木、四
九属金、五十属土,因此五行顺序分别为:水一、火二、
木三、金四、土五。
)
古代五行亦以水为首,《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者,“善利万物而不争也。夫为不争,故无尤,处众
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水滋润万物,却不与
万物争高下,水宁愿留在人类厌恶的低矮之地,已接近道的
自然法则,故达到至柔、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水乃万物不可缺少之精血,然而水却是一种极具灵性之物,时而澎湃激昂,时而羞羞答答若少女般柔弱,世间利器
亦奈何不得。水蕴含着无穷无尽不可抗拒的能量。时而热血
沸腾,时而凝而成霜;时而在低洼处静静思虑反省,时而幻
化为五色祥云在空中翱翔.......总之,其善随时势而动,随天地
而行,毫不勉强,这就是水的与众不同的刚柔相兼的伟大而
神奇的魅力!

    足见水书这种古《易》初来于道,来于自然,"上善若水"才是我国最亘古之易道。

    尽管对于远古文明的探索,屈原也颇感艰难,他在《天问》中发出这样的追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
由考之……洪泉极深,何以真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但在水书中却真的隐隐可现故国远史真迹
,实在神奇也!

 

          13
岀土于凌家唯的7000年前的双猪玉龙版上便有伏羲易经太极图

             观点二:水书或是华夏最早的文字系统
   
夏曾佑先生在《中国古代史》中说:“中国文体之别虽繁
,然大概只有二种,一有韵之文,一无韵之文而已。而有韵之文,当起于无韵文之前。盖人类既有语言,必有社会间流传之事,其后有人病其难于记忆,乃作为韵语以便记诵,再后则有
文字。文字之初,不过
绘画其事以备忘,久之其
乃有通行之
式,事之原委曲折,无不可以曲到而人一见而知。”甲骨是这
个“
”吗?结合出土的许多字符并观甲骨之形体,我认为甲骨
绝非华夏原始文字系统!
 

  据《尚书·序》载:“伏羲氏之王天下,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
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孔颖达疏亦云:“伏羲时始有文
13
字以书事,故曰由是文籍生焉……。”又《易·系辞》云:“河
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是文字与天地并与生焉。”可见,创生
文字的目的先是为了《易》,据此推知伏羲前就已有先用于记录
《易》的文字。而甲骨文仅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
的文化产物,距今不过3600年的历史,此前华夏当早有文字系统!其或
仅为记录易经而问世.

   因多处岀土文字均与专用于记录古易的水文字近似,并且水
书易有“口传”和书写两部分,二者相互作补充始成完整记录
易经条文,可见水书正是文字不发达之期的易经,再者, 我们已
经证明水书与甲骨文产生前的连山易有若干亲缘关系等等。
于是我想说:目前南方水族民间尚存的这种专用于
记录古代数
的“”正是甲骨文前的文字,君若不信,且听我分析一二:

   见上表:水文字的“刀”显然不像甲骨文那样脱离刀型而
抽象地成为文字字样,水字的“风”更加形象,为风吹之形。
而甲骨文却以“凤”代“风”,并初步步入“字”的笔画特征;水字的“死”是一个人头朝下(不能站立,入土为安);看水
字的“弓”、“ 雨”、“ 日” 都明显感觉它们不仅是一幅
幅图画,是典型的“人之初”的原始符号,且明显要早于甲骨。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墓葬陶器上刻划图纹, 其上部的文
字“日”,和水文字一模一样,就是一个圈。中间的字为“月”下面的为“连山”,日、月为易,合之为“连山易”也。故推
知这些字符至少为炎帝时期的文字,然而,这些字符都十分近
似于水文字。故疑水字创制时期当早于甲骨文。特别是表中水
字的“祖”字,下面的三角形即是女阴(见前章分析),分明
为母系氏时代所造的字。此字上面是“天”,即水书的“祖”
字是由“天”、“ 帝” 组合而成(帝来于"阴蒂"的蒂),可见
那时只知奉“天帝(古代皇上)”为祖上,而不知血缘关系的“祖”。那时是以母性为祖,而不是以父性为祖,这分明这古
时代即母氏社会之风。而甲骨文的“祖”简直就是一根男性生
殖器,是典型父氏时期才创造的文字。

   下面再来仔细分析几个水文字:12

1、“人”

     当看到水书中这个平举起张开十指的双手的裸体“人”
字,我们就回想到《易经大传新解》中那段描写古人类生活
情景的话:“回首人类直立行走时的情形,是那么的天真、
活泼和率性。”观此字之造型,确实仿佛记录着上古时代的
男男女女们行走时鼓之(拍着肚皮)、舞之(举起双手,蹦
蹦跳跳)、呼之(发自内心的感叹)的情景。这仿佛是一幅
记录着一群原始先民们“咿咿呀呀”地“踩踏着苔藓、草地,
拨开灌木和荆棘,穿行在树林之中,寻找更适合于生存的环
”的一幅图画。再看甲骨文,却不再突岀远古的“蒙昧”特
征。由此证实,这个水文字符号当产生于相当遥远的上占时
代,甚至要早于甲骨文。

2、时

    水文字的“时”,水书先生念“习”。当看到水文字的“时”时,可知此字当创制于“立竿测时”的古代,因为若把
此字旋转一百八十度,便得一根插有三条刻度签的竹竿,并被
固定在平地上的古代先民用于记时的器具。专家称,由于水
族先民在古代被压迫,特别是共工常年治水,应当功在千秋,
无端被颛顼等历代统治者讨伐,心中不平衡,为泄愤恨而把

竿上插上竹签,由日照后的倒影的变化规律,便可估计时辰。
可见这个水文象形字是从一个“民之初”的年代就有的古字。
书反写、倒写是常有的事,我认为这里的“时”也不例外。
于是旋转后才得真正意义上的字的真正内涵。水书的“时”
字正是反映这么一件事的一幅图画。据考,这种“立竿测时”
之法是华夏先民普遍使用的绝作,如今却原原本本地反映在
这个象形水文字里,看上表中甲骨文的“时”字的甲骨文,
已完全没有“民之初”的感觉,而用抽象笔法作字,这说明
图画文字已经脱胎换骨为甲骨文字。

3、山

   水文字的“山”,水书先生念“散”。 1987年,安徽省含
山县凌家滩遗址出土了一柄6500年前的巨型石斧和一块精心
雕刻的玉版和玉龟甲,玉版藏于玉龟腹中,其纹案非常奇特:
玉版中心部位刻有两个同心圆,圆中心有一个八角图像。按
《中国水书探析》的分析:这个八角图像是四个意象水文字
的“山”围成。(《水书》中“八山”即似《周易》八卦),
表面上看“四山”指向四个方向,但若细细推敲,实则巧妙地
排成“山生山”的“山山相连,卦卦相生,周而复始,永无
终结”的太极之式。按以上分析,这个意象水文字“山”应
当创制于7-6000多年以前。表示方向、方位图画符号,代表
本命和方向。

   12

        水书八山(卦)简图

 11

 

见上表,八卦中部分水文字与汉字相近,如艮,而有的却十分神奇
古远,如“震”字

就由三把传说是猪雷用的"钉耙"和"风"组成,分明是崇猪时代的文化
遗存.风雷动,震也,故震位为东,象征生命蓬发.

                 10        
甲骨文也有部分字与水书一样,这应该是相互借鉴的结果

  9
水书含有大量的中原古音,说明其与甲骨文有渊源,但却有崇猪的更
远时代旳文明


8

观点三:8000年太极真相  

        我国古代哲学家用太极来说明世界本原的范畴,
太极一词仅见于《周易·系辞上》上的易有
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其道早已有之。太,即大;极,指尽头,极点。物
极则变,变则化,所以变化之源是太极。

         太极可用来阐述自然中的万物万象,神奇无比!
故《朱子语类》称: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
极。
然而,太极是怎么来的,其肇根在哪里呢?

    《易纬·乾凿度》认为:“(太极)有太易,有太初,
有太始,有太素
四阶段。以未见气时为太易,气
初为太初,形之始为太始,质之始为太素。
太极
形为气形混然一体而未分离之状态,称曰浑沌。浑
沌之物即是人们所说的元气。以元气未分状态为太
极。刘歆:太极中央元气;王充曰:元气未
分,混沌为一
。无极始于零,太极始于一,分于
二,通于三。天地人皆通也
也就是说在人出现之前
的初始状态叫无极。人立于天地间之后,这个状态
三才共处,这种平衡状态就叫太极。

     数我国历代太极,或有十余种,但能代表主体文化
者仅有三:

   一,伏羲先天易太极(当称无极),其年代约为8000
-6500年前之间,是豨韦-共工-祝融时代的古易.所用
的太极为虚圆式八山太极(即由四个古水字
“山(卦)”
排成八山相连之式
)。虚为空白---白茫茫一片的水浪,
空白为清白如水,为道家常说的“
”,此即人生悟道
之最高境界也。圆为无极。约公元前327年春秋时期之
易学名儒以相曰:
无极者,零也,也,太极者,
一也,圈中正中一点也,此一点化为圈中之一谓之中,
圈此分为两半,两仪生也。
以圆圈为太极,可谓意
义深远:意合运动不止;形同日月阴阳也!观双猪龙图
中央正有此一似圈似点之孔,它分圆为二,边上再有
"八山"环绕。铁证也!观下图,圈中有一小圈("点"),
酷似蛋青和蛋黄,阴阳之混沌,以阴抱阳,之后化生生
命---小鸡,鸡又生蛋,永无终结-----

     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是一种无所不能的智慧,
里的
也不是数,而是”, 混沌。
四十九之策数形成的根据。韩康伯注释
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
又曰: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
《道德经》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
一以为天下贞。”老子很清晰地说明一就是世界的本源,万物由此存在,这个一就是太极,就是"太极一炁"。何
为炁
炁者水上之无相物也。于血脉,行经络,与地脉,
生五行。

    无极化生太极!见下图周边上“一山(水书易的“山
代表卦)生二山,二山生三山,三山生太极之妙尽在其中
岀土于凌家滩的经碳-14鉴定为8000-7000年前的“双猪
玉龙(其实是龙凤呈祥)版”
上的神秘图纹正是其时之太极
图!此时之易以坎为首卦,叫水书,是
“渔”时期之易经

 7

                      
水字"山"(相当于周易的"卦")如水书易就称

离卦为离山,水语念"历散(华夏古音也)"

 6

 

  以上两图均为岀土于凌家滩的经碳-14鉴定为8000-7000年
前的“双猪玉龙(其实是龙凤呈祥)版”
 其上的神秘图纹
便是远古太极。  

   

  二,炎帝神农中天易太极,年代约为6500-3000年前

之间,即夏初到商末连山(也叫山书)和归藏所用的

是岀土于凌家滩的含山玉版图,此时先民已深知“地”
的重要性:地不仅种岀五谷,且有地气,滋养万物!故其
时的太极一改伏羲易“虚圆”之状,而为方为圆之形,
并兼有既象征日月星辰又寓意群山渲泄内气的“射线”
形,天圆地方---天地定位,山泽通气也!说明这一时期
的先民已把眼光放到天地和五星之上,岀土于安嶶省含
山县凌家滩的经碳-14鉴定为6500年前的“含山玉版”
上和夏代陶尊等上的神图正是这一时期的太极!

   玉版上有方有圆,寓意重天地.《翼玄》云:“易方圆二
图,天地相为体用也。”又曰:“盖易者,方圆二图合于一
者,以圆包方,地在内,浑天象也。”复云:“易图方圆合
一者,地在天中,浑天象也。”观玉版神图,确有“内方外
圆”的“浑天”之象!这说明含山玉版图纹定是一幅“浑天
象”太极图。《皇极经世》引吴纳注:“《衍义》曰:‘先
天八卦之图,圆者为天,方者为地。体分乎两,用合乎一。
天地万物之理,尽在其中矣。’”
结合其创制年代和
“稻穗”等特征分析,可断定其为
幅含“天地万物
之理”的中天八山太极图。5

三,周文王后天易太极,时期是周代至今.太极图的
特征为象征友善和谐的互纠的阴阳鱼。其中黑白二色,
表示阴阳两方,天地两部;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
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此期先民不再认为太极把代表"气"的"山"去掉,而以一条流动的"气线"来代替,这
条曲线既代表"一"又代表气,并分圆为二,巧妙分岀两
条阴阳鱼来.一鱼往上游,一鱼往下窜,暗示阴阳消长
之规律
自古以阴阳混合未分为太极。周敦颐《太极
图说》载: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
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
阳。两仪立焉。
邵雍亦曰:“太极一也,不动生二,
神也在人心为太极,在天地则道为太极。
朱熹曰:
极是道理之极至,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

   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化合而生万物也。          


   

综上所述,易经太极的发展脉络当为:

     
  原始无极圈         原始太极  附八山指向(八山太极) 附星辰和大地之气  阴阳鱼(周天太极)  

 

     观点四:6000多年前的含山玉版图纹是
《连山》太极图

分别出土于我国洞庭湖区的坟山堡、汤家岗遗址,太湖
流域的崧泽文化,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山东的大汶口文化,
以及辽宁小河沿遗址南台地的某些陶器或玉器上均见到与高
庙文化完全类同的八角星纹。特别是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的
六、七千年以前的双猪玉龙和含山玉片等上的八角星纹
神秘图纹困扰学术界数十年之后,我于20077月在首届国学
岳麓高峰论坛上首次提出
:它就是由四个同等于《周易》的
的意象形水文字(相信亦为古汉字)“围着一个正
方形四边巧妙排成
如山之出云,连绵不绝
水书(《连
山》
)八山太极图(该文获此次论坛优秀论文并刊于《国际易
学研究》
)。因《山海经》云:伏羲氏得《河图》,夏后
氏因之曰《连山》。
故疑其亦为伏羲大易之太极也!

 佐证一:玉版图中心有一正方形,外有一圆,这是古
代伏羲易原始太极图的“重天地”的第一特征。
天地者,
万物之上下也。
《翼玄》云:易方圆二图,天地相为
体用也。
又称:盖易者,方圆二图合于一者,以圆包
方,地在内,浑天象也。
《翼玄》复云:易图方圆合
一者,地在天中,浑天象也。
观玉版神图,确有内方
外圆
浑天” 之象!这说明含山玉版图纹定是一幅
浑天象太极图。《皇极经世》引吴纳注:《衍义》曰:
先天八卦之图,圆者为天,方者为地。体分乎两,用合
乎一。天地万物之理,尽在其中矣。
’”“圆图主天地之
数,万化生于阴阳,方图主万物之数,万事生于消长。

(《皇极经世》)

再云:“按方圆二图,皆与《河图》五十居中,虚含四
生四成,而各因之以起数者相准,盖外以流化运事,数周于万……。”可见,图中方者为先天太极之核心,表示大地,
寓意化生万物。

  佐证二: 观玉版纹样,正中央是个正方形,正方形
边围着四个图画水文字的
,巧妙排成八山相连之式。
《说文》称:
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康熙字典》
亦云:
“()像山峰丛起之形。山,产也!产万物者也。
这里讲的“山峰丛起”应当是指汉文字的象形字形,
见其与水书的
完全相似。《易说卦》复云:“天地
定位,山泽通气。”按《周礼春官》的记载:
掌三易之
法,一曰连山,似地之出内气也。
这里的就是今
天的风水学
,也是五行之气.《皇极经世》亦云:天以气
为主,体为次。地以体为主,气为次。在天在地者,一如
之。
可见,玉版上的八山寓意大地的水火石及升腾
不息之内气,使天地万物生生延衍。足见
玉版图纹是一幅
含“天地万物之理”的八山太极图。最初当用于口头易.

  佐证三:系辞上》云:“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
八卦,八卦定吉凶。”可见,凡太极当有“生生” 之义。
观玉版,当我们逐一把水文字的“山”安放于正方形的四
边时,很快发现,一山生二山,二山生三山,三山生太极……

   何为象?《易系辞》云:“在天成象。”复云:
“谓悬象日月星晨也。”。《礼乐记》再云:“象,光耀
也。”玉版图中特别显现象征日月星晨的“光耀”形纹,
这正是突出“象”,
 亦在突出卦(天之气)。《皇
极经世》云:
日月星辰皆气也。辰为在天之体,故不见。
水火石皆体也,火为地之气,故常潜。日月星辰在天,故
如天成象。而动物亦如天,以其主于气也。水火石在地,
故地成形。而植物如地,以其主于体也。
可见这种:
光耀就是象,是天之气,也是先天太极之特征!

   再看那麦穗似的箭标,初看像是只用于强调每山所指
的正中方向
,如正东方向等.但每支箭标恰有8个平行四边形
,内圆8支箭标刚好有64个这种四边形,与当今64卦爻也相
吻合!这种吻合不是偶然
,而是那时已有64爻概念的必然结
。外四支箭标寓意四象或四极
,边缘上的点表示东半球之二
十八星宿
.古人为何善将太极图留在每天吃饭用的碗上甚至
与人同葬呢
?那是古人坚信太极图可避凶趋吉矣!3

    邵雍在论述伏羲易的时候说:伏羲之易,初无文字
,只有一图以寓其象数
……”
那么,伏羲时代出现的那个
寓其象数,而天地万物之理,阴阳始终之变具焉
图究竟是一个什么图形呢?我想应该就是这种八角星纹图
!
此图最早岀现在岀土于凌家滩的经碳-14鉴定为8000-7000
年前双猪龙上。结合含山玉版的创制年代和
稻穗等特

征分析,可断定其为一幅含“天地万物之理”的中天八山太
极图。

         

       经碳-14鉴定为6500多年前的含山玉版上有一种神奇的"八角星"纹

      
  上页水书易为贵州省独山县天星村韦光荣先生蓝本,证明此易称卦为山.也证明水书易的"山"确为两岔山峰之形.四山相叠后即为神奇的流行于七八千年前"八角星纹"---八山太极图.上句易经译文:酉山凶,酉为兑为西方


        2

     4000多年前的夏代陶尊(饭碗)上又有这种八角星纹

           2
4000多年前的夏代陶尊(酒杯)上再有这种"八角星"纹

1 

 

 

分享 |
文章录入:admin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返回首页

    Copyright www.cnyijing.net 版权所有:贵州省易经研究会
    [黔社字第0100-132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5200007457481524]
    邮箱:1156356446@qq.com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20077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