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 黔易库 医易同原 人天合一 智库名家 地球村 高端论坛
举报电话:13628562406  邮箱:1156356446@qq.com
点击排行
·日核污水排海罪 麻福昌364
·壬寅过去癸卯来,自强不息莫懈怠548
·贵州省易经研究会章程3335
·为何炒作伪国学  麻福昌3236
·人天合一新理念  麻福昌4483
·“美科学家发现人体新器官”读后4557
·太极诗词 麻福昌4469
·贵州省易经研究会入会志愿书(新)6005
·也谈炒作纷纭的陈寅恪“独立之精46
·传承创新基因云 全面创新无穷尽 185
热点图片

自觉以习近平文化思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

第一宝典易经奇 何须

贵州省易经研究会举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地球村 >> 新中国华诞 >> 正文
对复杂巨系统的仿真建模是易经和中医的本质 曹军
作者:曹军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240    更新时间:2019-09-24
 

编者:中国第一宝典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科学的源头活水。太极宇宙观方法论是中国古老先民理论思维不竭的源泉。“一阴一阳之谓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一物一太极,物物各太极。太极大到人类迄今为止所认识的超宏观和宏观的宇宙,小到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的尘埃,超微观的超微粒子,例如:夸克等物质。物质都可以用太极来表达。不仅如此,物质的能量、信息等都可以用太极来表达。一切有形的、无形的、物质和反物质、白洞黑洞、聚散等互相制约相互作用的范畴和领域都可以用太极来表达,我们称其为太极表达式。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太极文化由来已久”。“正是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习近平主席语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培根铸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感恩奋进,砥砺前行,“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曹军先生的文章,从易经的角度探讨中医的本质,见解独到,特在此发布以飨读者。            

对复杂巨系统的仿真建模是易经和中医的本质

                  

引言

众所周知,由无数星系组成的宇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巨系统。

当代天文学研究成果,宇宙的年龄约为138亿光年,宇宙的直径不小于930亿光年,我们所处的银河系直径不少于20亿光年,在银河系中,像太阳系这样的恒星系不少于1000亿个。

在相对渺小的地球上,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巨系统。仅以人的细胞为例,人体细胞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大组织,共有200多个种类,总数约为40万亿到60万亿个,而且每一种都极其复杂。

远古的人类也许不知道这些数字,但毫无疑问,他们完全能够感知到身边的世界和自己生命的复杂与神秘,而且,他们也一直在寻找能够探究这些复杂系统奥秘的钥匙。  

中华文明的始祖伏羲氏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探索者。《易经•系词下》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从中可以看到,当初伏羲氏观察了天上的日月和无数星辰,地上纵横交错的山川河流,种类繁多的鸟兽鱼虫和人类自身极其复杂的生命现象之后,发现了一些共同的要素和规律,决定创造八卦这一符号系统,用以建立与宇宙本源的联系,模拟表现自然万物的变化。

以阐述八卦符号系统涵义和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巨大。经过《易经》阐释的八卦符号系统,又成为中医建模的基石。

二、易经的符号系统

(一)阴阳

伏羲氏首先发现宇宙万物中最基本的要素是“阴阳”,而且阴与阳的关系是决定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所以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见《易经•系词上》)。

阴阳是什么,用现代的哲学语言,应该表述为具有对立统一关系的矛盾。比如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美丑、损益、刚柔、强弱、祸福、荣辱、智愚、巧拙、大小、多少、生死、胜败、攻守、进退、静躁、重轻等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矛盾概念。

阴阳和矛盾一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普遍性,二是变化性。

在普遍性方面,阴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且连接着主客观两个世界。正如《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在变化性方面,阴阳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而且阴阳的运动变化总是表现为互相转化。老子称之为“反者道之动”。

周敦颐在《太极图说》对阴阳的变化形式表述得最为生动:“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还写道:“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斗争的结果,走向自己的反面,建立新的统一,社会就前进了一步。”

老子的世界观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准确理解这句话并不是很容易。但是,如果我们对照之前引用过的毛泽东的两段话,我们便可以这样理解老子的这句名言:

所谓道,即世界的本原,是一对矛盾,矛盾分为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即阴与阳。阴阳生成天下万物。万事万物中都充满阴与阳这对矛盾的相互斗争与转化,正是这种斗争与转化形成了世界的和谐状态。

曾再版17次的《世界哲学史》作者、德国著名学者施杜里希在他的著作写道:“如果地球上所有的书籍都必须焚毁,只能保留三本书,那么其中一本应该是老子的《道德经》”。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老子在《道德经》提出的关于世界本源的思想同现代物理学的研究成果的高度契合。

我们都知道所有化学元素都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其实是质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当代物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迄今为止人类能够发现的最小的物质夸克和中微子同样由正负电荷组成。下图为正、反、上、下3色12种夸克和中微子内部结构图。

 

现代物理学的发现的确为阴阳学说找到了坚实的科学基础。然而,仅用阴阳来描述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过于简略,于是伏羲氏又在阴阳的基础上提出了八卦的概念。

(二)八卦

《易经•系词上》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里的两仪分别是阴阳,表现符号是阴爻和阳爻。阴爻之上加阴爻为太阴,阴爻之上加阳爻为少阴,阳爻之上加阳爻为太阳,阳爻之上加阴爻为少阳。太阴、少阴、太阳、少阳即为四象。四象解决了阴阳相互转化中的过度问题,丰富了阴阳理论对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表现能力,不足之处是依然过于简单。于是还需要一个“四象生八卦”的过程。

太阳之上再加阳爻为乾卦,太阳之上再加阴爻为兑卦,少阳之上再加阳爻为离卦,少阳之上再加阴爻为震卦,少阴之上再加阳爻为巽卦,少阴之上再加阴爻为坎卦,太阴之上再加阳爻为艮,太阴之上再加阴爻为坤卦。这样,八卦就完成了。

伏羲八卦所代表的事物对应表

卦名

四时

取象

方位

西北

东北

东南

西南

西

取人

中男

少男

长男

长女

中女

少女

取体

取物

取能

 

这里基本包括了远古时代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当然,这还是过于简单,因此就有了八卦的可重复排列——六十四卦。

八卦中的任何一卦和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卦的排列之和是六十四卦的由来,他们分别为:

乾宫八卦:乾、夬、大有、大壮、小蓄、需、大蓄、泰;

兑宫八卦:履、兑、睽、归妹、中孚、节、损、临;

离宫八卦:同人、革、离、丰、家人、既济、贲、明夷;

震宫八卦:无妄、随、噬嗑、震、益、屯、颐、复;

巽宫八卦:姤、大过、鼎、恒、巽、井、蛊、升;

坎宫八卦:讼、困、未济、解、涣、坎、蒙、师;

艮宫八卦:遁、咸、旅、小过、渐、蹇、艮、谦;

坤宫八卦:否、萃、晋、豫、观、比、剥、坤。

有了六十四卦,显著增加了人们对自然万物表述能力。而且每卦有表示某一事物不同发展阶段的六爻,每一爻表示一种状态,那么六十四卦总共有384种状态。就预测未来而言,在没有现代计算技术的古代,这个数据量是适当的。

有的易经研究者在学习了分子生物学后,了解到蛋白质合成中决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密码子有64个,因此以为找到了由八卦生成六十四卦的自然科学依据。其实二者之间并无直接联系。

分子生物学认为核酸(nucleic acid)是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目前已知的所有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植物和人体细胞中均含有核酸。核酸与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和变异的关系极为密切。细胞里的核酸分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大类。其中DNA携带着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全部信息,RNA则与信息的表达有关。

DNA可视为由脱氧核苷酸线性排列组成(RNA由核糖核苷酸线性排列组成),由于各种脱氧核苷酸中脱氧核糖和磷酸都是相同的,只有碱基是不同的。因此,可用碱基的排列顺序来代表DNA的脱氧核苷酸组成顺序。

DNA分子是有两条链组成的螺旋状多聚体。螺旋的主链由位于外侧的间隔相连的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内侧由碱基构成。每一条链上的腺嘌呤A通过两个氢键与另一条链上的胸腺嘧啶T相连,鸟嘌呤G通过三个氢键与另一条链上的胞嘧啶C相连。

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分子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通过转录,这种顺序转移到mRNA分子中。再有m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组成RNA4种碱基无法与之一一对应。人们发现在mRNA链上从5’端到3’端每3个相邻的核苷酸可以决定一个特定的氨基酸,这种核苷酸三连体被称为密码子(codon)。

 

由于碱基的不同,核苷酸有ATGC四种,密码子相当于从4个核苷酸中选出3个进行可重复排列。显然,密码子的数量为43次方,共64个,其中只有61个密码子可以编码氨基酸,另外3个为终止密码,不编码氨基酸。

由此可见,无论从生成方式还是实际内容,64个密码子和六十四卦仅仅是数值上的巧合,本质上没有因果联系。

但是,这种巧合也能给我们一个启示,即复杂的世界(包括生命系统)的最初构成是非常简单的,或者说,世界的本质是简单的,因此,古人用简单的符号去模拟复杂世界的本质,从思路上讲是正确的。

(三)五行

世界上不同事物之间,如果有关系的话,无非是三种,一种是因果关系(即彼为因,此为果),一种是总分关系(即彼为总体,此为局部),一种是生克关系(即彼此之间或相生或相克)。中国的五行学说的价值就在于它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生克关系。

五行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尚书•洪范》。《尚书·洪范》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里不但将宇宙万物进行了分类,而且对每类的性质与特征都做了界定。

五行生克学说据说是战国时齐国大夫邹衍所创,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班固在《白虎通义》中也曾表述过五行生克的原因。

周敦颐在《太极图说》又提出“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在这里周敦颐把五行与阴阳和八卦结合起来了。

五行是古人在阴阳八卦基础上为了更准确认识世界的又一套符号系统。它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提出不同的事物中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而且,这种相生相克关系是决定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秩序和法则。五行生克关系并非古人凭空主观臆断,而是对自然现象长期观察与总结的结果(参见《黄帝内经•宝命全形论篇》“岐伯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

五行学说的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在中医。《黄帝内经》在认识人的生命现象时所有方法都是建立在阴阳和五行学说之上。

三、中医的系统建模

古人提出阴阳、八卦、五行这些符号系统,最终目的是建立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便捷有效的工具,我们姑且可以将其称之为模拟仿真系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医。

《黄帝内经》认为导致人生病的原因,无非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寒暑燥湿风是导致人生病的外因,喜怒悲忧恐是导致人生病的内因。(参见阴阳应象大论篇“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而且,在外因中,风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参见生气通天论篇“故风者,百病之始也”)。

外因在天(即外部的客观环境),内因在人(即人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乃可知人之形气也。”(见五常政大论篇)那么,要诊疗人的疾病,就要从“天”和“人”这两个方面去建立模型。

“天”的方面包括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时间维度主要是春夏(长夏)秋冬,空间维度主要是东南西北中。

基于《黄帝内经》关于阴阳五行的基本思想,经过历代名医的补充完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模型分别可以表述如下:

 1、时间维度模型(见下图)

春(木)

发陈,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适用风升生类药物,如麻黄、荆芥、防风、细辛、羌活等

夏(火)

蕃秀,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适用热浮长类药物,如附子、生姜、干姜、肉桂、桂枝等

长夏(土)

化成,逆长夏,则阴阳不平,脾胃损伤。

适用湿化成类药物,如人参、甘草、黄芪、白术、半夏等

秋(金)

容平,逆秋气,则少阴不收,肺气焦满。

适用燥降收类药物,如茯苓、泽泻、滑石、车前子、五味子等

冬(水)

闭藏,逆冬气,则太阴不藏,肾气独沉。

适用寒沉藏类药物,如大黄、黄连、黄芩、黄柏、苦参等

这里仅以季节为例说明时间维度模型,《黄帝内经》中有关于整个六十甲子中每一年的岁运变化以及对人身体的影响的内容,也属于时间维度模型,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赘述。

2、空间维度模型(见下图)

东(木)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故病在头。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

南(火)

南风生于夏,病在心。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舌,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脏。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

中(土)

中央为土,病在脾。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脊。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

西(金)

西风生于秋,病在肺。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

北(水)

北风生于冬,病在肾。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谿。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

空间维度模型与时间维度模型是相对应的,也是相关联的。

当然,相对而言,人的模型更为重要。《黄帝内经》从三个方面建立了关于人的疾病诊治模型:即五脏、经络和情志。

1、五脏模型

《黄帝内经》对五脏极为重视,认为“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见《灵枢本脏篇》)。还指出“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蜇,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参见《六节脏象论篇》)。按照《黄帝内经》的思想,也以用下面的图表表示五脏模型。

肝(木)

阴中之少阳,味酸,色青。病症为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脾主肝。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

心(火)

阳中之太阳,味苦,色赤。病症为胸、胁、背肩甲、两臂内痛。肺主心。心主夏,手少阳太阳主治。

脾(土)

阴中之至阴,味甘,色黄。病症为身胖体虚易饿,行走不便。肾主脾。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

肺(金)

阳中之太阴,味辛,色白。病症为喘咳逆气、多汗、肩背痛。肝主肺。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

肾(水)

阴中之太阴,味咸,色黑。病症为腹大胫肿、喘咳盗汗腹痛。心主肾。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

 

2、经络模型

《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是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情志模型

1)五情模型

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鉴于忧与悲接近,恐与惊相同,可概括为五情:喜、怒、忧(悲)、思、恐(惊),且与五行相对应。根据《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可将五情模型表述如下:

 

 

这个模型看似简单,其实在医疗实践中有很大用途。特别是在治疗与情志有关的疾病中,运用建立在五行相克基础上的五情相克方法,能够有效治疗或缓解患者的病痛。

 

2)阴阳五行二十五人模型

根据《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和通天篇,人即可按五行分成五类,又可按阴阳分成五种,组合起来,可将人的身体特征和性格特征分成二十五种,见下表。

         阴阳

 

五形

太阴:贪而不仁,忍而不发;

少阴:小贪贼心,幸灾乐祸;

太阳:志大才疏,意气用事;

少阳:做事谨慎,小富即安;

阴阳平和:顺其自然,与世无争;

木形人:小头长面,大肩直身,有才少力,劳心多忧。秋冬易病

 

 

 

 

 

火形人:面尖头小,有气轻财,少信多虑,性情急躁,秋冬易病

 

 

 

 

 

土形人:圆脸大头,长腿大腹肉多,乐于助人,不喜权势,春夏易病

 

 

 

 

 

金形人:方面色白,小头小肩小手足,廉洁、急躁,善为吏,春夏易病

 

 

 

 

 

水形人:肤黑面糙,大头大腹大受阻,不敬善欺,春夏易病

 

 

 

 

 

实际上,由于木又分上角、大角、左角、釱角、判角五种,火又分上徵、质徵、少徵、右徵、质判五种,土又分上宫、太宫、加宫、少宫、左宫五种,金又分上商、釱商、左商左下、左商右上、少商五种,水又分上羽、大羽、少羽、右羽、左羽五种,因此按照阴阳和五行建立的模型体系总共包括125种人。

这样一来,世界上几乎所有人都可以纳入其中。

综上所述,中医利用阴阳和五行等概念,针对人生病的外因和内因建立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仿真模型。长期以来,这些仿真模型在人们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几点启示

1、易经和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复杂巨系统问题的思想及其方法,与当代解决复杂巨系统问题的有效工具系统工程理论及其技术相比,基本思路是一致的。特别是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符合现代系统论中辩证逻辑的基本理念,在历史上是解决人的生命健康这一复杂巨系统问题的有效方法。即使在现在,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一些名老中医能够在很短的时间确诊患者的病症并有效地加以治疗。究其原因,正是这些名老中医掌握了一系列仿真模型,因而掌握了人类患病的一般性规律,再结合通过“望闻问切”了解患者自身的特殊性,因而很快就能准确判定患者的病症。然而,名老中医的传承往往很困难,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易经也是如此。同古代相比,易经的地位和作用已经降低很多了,在大家心目中仅仅成为算命的玩意儿,这是令人遗憾的。这种状况不改变,如此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有可能在人们的忽视中湮灭。

因此,易经和中医都需要与时俱进。比如,我们可以借助系统工程理论及其技术,以及支撑系统工程的其他科学技术对易经的预测方法和中医的诊疗方法进行改进和提高。

2、同神农尝百草而知晓药性一样,阴阳、八卦、五行等概念并不是古人凭空主观臆想出来的,而是他们在对自然和人类自身的长期(很可能是几辈人在很长的时间中)观察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它们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得到发展。这个传统,今天依然要重视和继承。今天我们继续研究阴阳、八卦、五行依然是有价值的,关键在于要同实践相结合,要同不断涌现的新的人类文明成果相结合,兼收并蓄,吐故纳新,保持活力,永续发展。相反,如果墨守成规,故弄玄虚,不切实际,以空对空,那可能就没有什么前途了。

3、大道至简,易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简易。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抽取出少数抽象的概念,在这些概念基础上建立能够模拟这个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模型,并将此模型作为认识这个事物和干预这个事物运动状态的工具,这就是易经的基本思想,也是以易经为哲学基础的中医的基本思想。

长期以来,相对于西医而言,中医之所以能够低成本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病治病问题,与这个基本思想是有关系的。这个基本思想应该成为中医的一个优势。中医一方面要积极推进现代化,一方面要继续利用简易而有效的模拟仿真系统,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作者:曹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现代化共同体主席,贵州贵安精准医学研究院股份公司董事长,原贵州航天管理局局长

分享 |
文章录入:admin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返回首页

    Copyright www.cnyijing.net 版权所有:贵州省易经研究会
    [黔社字第0100-132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5200007457481524]
    邮箱:1156356446@qq.com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20077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