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研经悟道保持特色
作者:麻福昌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685  更新时间:2013-11-28 00:25:28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编者:文论交流发表在20世纪九十年代,为针砭时弊而作。为在20世纪90年代作者出席美国“世界首届传统医学讨论会暨优秀成果颁奖大会”的获奖作之一。当时持反对论者,有的已经离世,然而论争并没有结束。本着“和而不同”的原则,在此应读者要求,将此22年前的原作重新发表,以飨读者。

研经悟道保持特色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福昌
一 从《内经》探讨中医特色
《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渊薮和源泉。中医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有自己显著的特色。正因为如此,中医才具有超越时代的先进性、科学性、适应性和顽强的生命力。
(一)与道为一
人天合一,与道为一,充分揭示出中医的质朴性,体现出中医的方法论特色。
中医是“质朴”的。中医的最高范畴是“道”。“道”决定着中医特色,是中医的根本和核心。《内经》说:“非道何可大小深浅杂合为一乎”?中医这门融人、社会、自然为整体的科学,惟有借“大则弥纶宙宇,小则纤悉秋毫”的道才能够体现出来。在此,“一”就是全息的统一,太极便是其最确切的表达式。
“易以道阴阳”(《老子》)。易为道源。《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内经》说:“一阴一阳谓之道”两者毫无二致。在此,《内经》之道即易道。“《黄帝内经》就是《易经》的注本。中医为历代用易的典范之一”。《内经》强调“将从上古,合同与道”,与道为一。把从“知道”、“合于道”、“淳德全道”到“此其道生”的学问示以人,以术救人,以“道”度人,以达“引其道生”的最高境界和最佳状态。《内经》说:“上经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久长,此之谓也”就是这种意思。
(二)人天合一
人天合一,也即与道为一。人,自然,整个宇宙都是阴与阳的和谐统一,与道为一。
人天合一的“天人合一说”,包括整体说、节奏说是中医方法论的核心。整体说,说的就是大自然、我们的整个宇宙是整体的统一,人与自然是整体的统一,人是整体的统一。换句话说,人是统一的整体, 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大自然、我们的整个宇宙是整体的统一。人与自然息息相通,是整体的和谐统一。也即所谓的“人之合于天道也”,“天人之际,合二为一”。
节奏说,说的是节奏的普遍性,节奏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太极,我们的宇宙,天地人,便是充满种种节奏(阴阳、四时、五行、八卦、干支、年、月、日、时等节奏或‘钟’)”是“节奏国王”。
人天合一,全方位地多维地动态地综合地进行思考,是中医临床方法论的重要特色。
例如,子午流注中国传统时间医学,从病因病机学、诊断学、预后学、防治学,都莫不体现着人天合一。
“针石,道也”。“子午流注针道亦在一”。“针法法天地人,因时因地因病因人制宜,合于《易经》之道,与道为一”。特别是“子午流注针法学”,其开穴,“上合之于天,下合之于地,中合之于人”,刺分天地人(《针灸大成》称“三才法”)而适其度,治神调气,可获捷效,作者颇有体会。
 (三)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阴阳是相互对立的、相反相成的存在、存在物或存在态。”她们既可以指抽象的范畴或概念,也可以指具体的存在、存在物或存在态。
《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交感,能生万物。天地万物(包括作为天地之子的人)都是阴阳交泰的产物,都是整体的和谐统一,辩证的统一,都处于阴阳混沌、浑然而一的和谐统一的稳定状态即稳态。《系辞》说:“太极生两仪”,在此,太极即前面所说的整体的统一,和谐的统一,即所谓的稳态。两仪即阴阳。太极图中,阴阳互回,和谐完美,最能充分体现出阴阳、阴阳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人为万物之长,为天地之子,是阴阳的整体的统一、和谐的统一。其生理、病理、疾病预防、病因、病机、诊断、治疗(不论是治已病还是治未病)、预后等都离不开阴阳,都立足于阴阳及其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中医的奥旨。中医治病,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在于“调和阴阳”,“以平为期”,从而保持或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即稳态。
  (四)分为四时,别为五行
在中医,阴阳四时五行密不可分,人和万物都是时间空间和运动的统一。《内经》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气之逆顺者,所以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也”,“四时五行,因加相胜”,若逆阴阳四时五行而失其和、失其序(非“五行有序”、“四进循序”)便是异常状态。中医总是着眼于阴阳四时五行的逆与从(“从其气则和,逆其气则病”),着重全方位地多维地动态地综合地从时间空间和运动的统一的角度而因时因地因病因人制宜,决不仅仅局限于、依赖于所谓的客观指标(例如,理化等指标),因为那是无济于事的。在中医,阴与阳互为参照物,其量度尺度,具有相对性模糊性的“质朴性”特征。“阴阳不测谓之神”,“不测”,可谓“测不准”。在此,更有价值的、更为重要的即最根本的是把握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即相互关系。太极学说、阴阳五行学说便是其最确切的关系式。
中医总是先通过四诊合参(根据四诊有关的指征和征象)以捕捉疾病信息,再应用八纲、六经、六淫、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的理论进行辨病辩证,从而把握病机,然后“谨守病机”,因时因地因病因人制宜,进行论治(采用相应的药物或非药物的方法及其控制调节),扶正祛邪,治神调气,以平调阴阳,使“内外调和邪不能害”,从而达到或恢复或保持其健康状态、最佳状态。
    (五)调和阴阳,以平为期
中医临证,“必别阴阳”,中医治病,旨在调和阴阳。“揆度阴阳”的所偏所失以调和使平,从而复归于阴阳的和谐统一。《内经》说:“谨熟阴阳,无与众谋”,不外这种意思。在临床上不别阴阳,仅仅根据西医病名对号入座,妄投以药的现象,是和上述理论背道而驰的,因而往往会招致严重的后果。在临床上俯拾皆是该类例子。实践证明,背离岐黄之道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二、研经悟道保持特色
(一)从经典着手,弘扬传统,保持特色
《内经》强调“循经受业”。自古以来,历代医家皆把易经内经作为“必修课之一”。从经典着手,尊经重道是中医自古以来“进德修业”(《易·乾》)的优秀传统。欲振兴中医“舍此别无良途!”。“这是从古到今,无数医家悟出的至道真理”。历史证明,背离岐黄之道乃是导致中医悲剧的根本原因之一。
17世纪以来,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医受到冲击,加上崇洋媚外,民族虚无等劣根性作祟,离经叛道的错误思想主张和潮流甚器尘上,余云岫的《医学革命论》堪称当时的典型代表(与此针锋相对的则以恽铁憔的《群经见智灵》等为典型代表),或“废医存药”,或以西医或中西汇通取代中医,当时中国旧政府甚至通过“废止旧医案”,“废止旧医”,中医遭到空前未有的摧残。此后其主张和思潮的危害和影响始终未见止息,真是积重难返!对此,德国慕尼汉学家波克特(M`Porkrt)说的十分中肯,可谓恰如其分。他在为中医鸣不平。他认为“中医是中国对人类的知识宝库的最辉煌贡献之一”,如今却“以令人惊异的速度从内部腐蚀下来。主要表现在遍及全国的中西医之间的令人十分痛心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使中共中央1958年11月的指示落空,使毛主席所说的‘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成为空谈”,“中医药在中国至今没有受到文化上虔诚的对待,没有为确定其科学传统地位而进行认识论的研究和合理的科学探讨,没有从对全人类福利出发给予人道主义的关注。所受到的是教条式轻视和文化摧残,这样做的不是外人,而是中国的医务人员。他们不承认在中国本土上的宝藏。从19世纪到现在完全没有作出决定性的努力,按照中医本来面目评价并确定中医的价值”,为“追求时髦,用西方的术语胡乱消灭和模糊中医的信息”。
是的,在所谓“中医不科学”的宣器中,在“中医科学化”的口号下,即使在专门从事中医医、教、研的机构也几乎没有中医应有的地位。这不能不引起有识之士“对中医事业的忧思”:“中医所处的从属地位是笃定无疑”。从某种角度看,“中医事业不是发展而倒退”。“中医队伍后继乏人”[中央(78)56号文]。
   目前,在科研上,中医尚没有自己的规范,没有中医味,完全是西药的那套,和中医挂不上钩,沾不上中医的边,更谈不上中医特色。尽管不乏这样那样的所谓“成果”的东西,对于发展中医毫无价值可言。中医理法方药自成体系,中药的四性五味升降浮沉与归经等,对应着中医的病机,与中医的八纲脏腑、经络等密不可分,其间存在着特定的对应关系。离开中医理论研究药和方是片面的,也无异于存药弃医。其实那不过是分析提取成分而已。
   且看,目前时新研制的所谓新药(成药),罗列主治,虚夸药效,不别阴阳,没有指明中医四诊指征或征象,中医临证,如何用药?如果盲目妄投,怎能不误人?例如,某获奖成药言明主治心脑血管病,改善脑循环云云,某医用后,几乎立即置病员于死地!试问,这样的所谓新药有何价值?能不误人甚至坑人?
例如,某药(方)治西医某病的临床研究,病是西医的病(病名),用的是中医的药(方)。西医的某个病很难说就对应着中医的某证或某病,两者间没有特定的对应关系。中医是辩证论治,方药与病证间有其对应关系。且不说其方案有多少中医的成分。中医药(方)既然和西医的病(病名)不是对应关系,硬要执死方治活病这难道不是对牛弹琴的儿戏吗?这简直是形而上学恶作剧!使用研究西药的方法研究中药,提取药物成分,对于中医来说并没有什么价值可言。因为中医并不根据中药的组成成分(化学组成成分)来和疾病去对号,而是根据病机和药物的性味功效的特定的对应关系。
在保健上,违背养生之道,某些药物保健饮料的泛滥,难免酿成”饮料病”。“地食人以五味”,不辨五脏与药物性味的喜恶宜忌,日久药物饮料性味之偏必然会引起脏腑气之偏,从而干扰和破坏其和谐统一的稳态。试问,这到底对人类健康有何价值和意义呢?
在教学上,大量充斥着课堂的是西医或中西结合的东西。在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幌子下,《内经》《易经》等经典著作被视为无用的故纸堆。从现代医学角度看来,因无法解释,故“糟粕很多”。至多从《内经》等摘取片言只语以作点缀而已,谈不上完整体系。教者勉强,学者没心,颇有厌学情绪,作者在中医学院医古文教科书上见到的就是例子。其本意不外乎是波克特说的为“追求时髦,用西方的术语胡乱消灭和模糊中医信息”?长此以往,怎能培养出中医合格的接班人!
在临床上,不知辨别阴阳,把握病机,辩证论治;只认药物不认医道,临证只知中西对号后果不堪想象!
   (二)沿着中医自己的路走
    中医有几千年的优秀传统,具有自己固有优秀传统和特色。不难想象,离开此而侈谈发展中医岂能不是海市蜃楼?
    中医是特异医学。在若干情况下是不能用实验方法(特别是西医的实验方法)来研究的,必须采用非实验方法,这也是中医的本质特色之一。“中医有自己独特的规范,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为什么非要西方医学认可的我们才能接受,以西方医学作为尺度来决定中医的呢?若干年来,把西医能承认和接受的东西当作精华,否则就视为糟粕,糟蹋经典理论,否认中医特色,阻碍中医发展,这种教训难道不应该吸取呢?”。
在这里,特别重要的是始终不渝地保持中医固有特色。从经典着手,研经悟道,弘扬经旨,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中医的医疗、教学、科研规范和战略,保持并突出自己的特色。
古老的中医孕育着未来科学学科的种子,中医和未来学科存在着全息相关的关系。我们在新条件下应用现代科学语言,翻译和阐述经典,重新认识和理解经典的同时也反过来推动当前科学的发展和进步。钱学森说:“大家也可以认为这是东方的科学革命”。科学越进步,人们越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中医而知其然,越能够更好的认识理解和把握“岐黄之道”,穷通阴阳,从而实现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而成为《内经》所说的“真人”。
作者赞同“目前中国的传统医学所面临的困境是某种‘误解的’结果”。“为何镇日纷纷乱乱,只缘阴阳理不通”(曹雪芹:《红楼梦》)。我们相信,人们终究会妙解阴阳,消除这种误解的。“从根本上看,与其说中医落后于现代科学的发展不如说现代科学落后于中医的实践”。随着科学的进步,中医将日益显示其超越时代的先进性,科学性,适用性和顽强的生命力!
“中医是中国对人类的知识宝库的最辉煌贡献之一”(德国波克特教授语),是世界传统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不仅属于自己的祖国,而且属于全人类!作为炎黄蚩尤后裔,龙的传人,妙解阴阳,弘扬经旨,发扬传统,保持特色,为中医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而努力奋斗吧!
      (麻福昌 研经悟道保持特色 文载:邱德文主编 周学智 张曼诚副主编《中医经典著作思路与方法研究》第174~177页,贵州科技出版社 1992年9月第一版)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