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贵州“易变”600年:——谨以此文纪念贵州建省600年,并从易经文化视角为贵州发展传递一份“正能量”
作者:黎斌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446  更新时间:2013-07-11 16:53:51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贵州“易变”600

——谨以此文纪念贵州建省600年,并从易经文化视角为贵州发展传递一份“正能量”   

         作者:贵州省易经研究会执行理事长  黎 斌

易变中,贵州走过了600年。六百年来,星移斗转,沧海桑田,贵州始终在“易道”中前进,在“天人合一”中发展。社会进步了,经济发展了,贵州的山依然的青,贵州的水依然的秀,贵州的天空依然湛蓝,给中国留下了一方“净土”,给世界留下了一个“氧吧”,这不仅是对中国的贡献,也是对全人类和地球的贡献。

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部,位于易经的“坤”方。“坤”为地,其彖辞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六百年来,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贵州人,性情率真、勤劳善良、忠厚纯朴,热情好客,包容性强。他们“顺承天”,遵循“易道”变化,依顺自然法则生存,按照自然规律发展,诠释着“坤”之“万物资生”和“厚德载物,彰显着大地的包容和资生。

坤为母。六百年来,位于坤方的贵州,不断诠释和释放“坤”之内涵,境内的四山水(乌蒙山、大娄山、武陵山、苗岭、乌江、南明河、清水江、都柳江、重安江、锦江),山环水抱,藏风聚气,犹如母亲之怀抱,哺育着贵州人民。夜朗人、播州人、屯堡人在这里安居乐业,49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同时,贵州“坤”之母爱,还庇护和温暖着那些为风雨所困的人儿。蚩尤的子孙们在这里得到了安身之所,王阳明在这里得到了休养生息,绝处逢生,共产党人和红军在这里赢得了“转折点”,抗日志士们在这里获得了休整的港湾,日本鬼子在这里丢盔弃甲,汶川地震的灾民在这里获得慰藉和安康。

“坤”彖辞曰:西南得朋,乃与类行。六百年来,贵州这片“得朋之地”,释放包容,海纳百川,广融巴蜀、荆楚文化,广纳苗、布衣等各族人民。各种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优势互补;各个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各得其所。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使得贵州的烟格外地香,贵州的酒格外地醇,贵州的民风格外地纯,贵州的人情味格外地浓,贵州的人格外地好。这里的文化和而不同,和谐共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里是文化千岛之乡。不论是本土文化,外来文化都得到和谐的统一。不论是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佛家文化,不论你从东西南北中哪里来,入得门来就是一家。寺里庙里,同尊塑像可以集儒道释于一身,此乃贵州文化之特色和标志。在这里,梵净山域文化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和标志之一。

六百年来,贵州人遵循易经“天人合一”的生存理念,恪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生存哲学,坚守“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信念,在“云贵高原”日出而作,日落而栖;在乌江流域生生不息,化化不尽。与自然始终保持着和谐共生的吉态。他们不羡外人之富而破坏自然,不图一时之利而牺牲环境,进而才有了今天“爽爽贵阳”、“梵天净土”、“多彩贵州”和“公园省”的美誉。

六百年来,贵州的发展不离易。可谓贵州发展易为魂。不论政治经济文化,民俗风情,伦理道德方方面面,都未曾离开过易。王阳明的“良知即是易”,孙应鳌的《淮海易谈》,陈法的《易笺》,水书易、苗族鸡卜、彝族易、医易等,民用而不竭,影响深广。

历史上,贵州曾因“惟尔贵州,远在要荒”(宋朝敕书)、“黔处天末,地僻人穷”(清朝大儒陈法:《黔论》)而被世人遗弃,当时“畏黔”之人有之,“去黔”之人也有之。外地人怕到贵州,本地人想离开贵州。如今,贵州“否极泰来”,不再是一些学者认为的“边角废料”,而是一块罕有的“风水宝地”。梵净山、双乳峰、万峰林,龙宫、黄果树、织金洞、爽爽贵阳、桃源铜仁、荔波、三都、遵义、安顺、贵安新区……,不仅山青水秀,而且发展快速。“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环境,深深地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于是,江浙人来了,北方人来了,外国人也来了,贵州呈现出一派风生水起、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早在明代,易学大家刘伯温便对贵州的美好前景作了预测和断言。在五百年后的今天,放眼全球,许多地方自然环境遭受破坏,人们生存环境受到污染,食品不安全,居住不安全,土地不安全,各种风水煞气肆虐,各种环境灾害频发。此时此刻,我们静心沉思,刘伯温的预言不无道理。

梵净山高,乌江水长。文化贵州,因和谐而互生;智慧贵州,因法天则地而美丽,生态贵州,为圆贵州梦而崛起;大贵大美的贵州,因饱经沧桑而自信。喜看贵州的明天会更好!前景更诱人!

2013年7月10日星期三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