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友好交流不可少(插图) | |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724 更新时间:2013-06-25 22:22:3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麻福昌,苗族,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人。主任医师、教授,任贵州省易经研究会理事长暨法定代表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时 1968年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本科,1980年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中医研究班。先后任职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迓驾公社卫生院、县丝防队、县人民医院。1981年以来,先后任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治医生、讲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生等,为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院子午流注室领衔人,大凡反复发 次受到国内外有关学术研讨会邀请,几度出席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会,主持和 出席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交流会,并发表论文。 图:1987年9月《科学报》报道成立贵州省易经研究会 1987年12月参加筹备中国周易研究会,1988年经批准召开全国易经多学科
图:会场之一角 图:1988年麻福昌霍斐然会议留影 1988年创办《易经杂志》、《易经与文化科学报》两种内部刊物,麻福昌
图:内部刊物登记证书 1989年出席中国周易研究会成立大会,麻福昌为中国周易研究会首届24位 图:1989年中国周易研究会成立大会麻福昌唐明邦留影 图:1989年中国周易研究会成立大会第一届理事会代表留影 图:1989年《周易研究》封二报道成立大会,贵州省易经研究会出席大会
图:1989年5月中国周易研究会成立大会理事会名单(《周易研究》封底) 图:1989年5月麻福昌张延生等中国周易研究会成立大会留影 图:1989年10月医易相关研究贵阳国际学术讨论会麻福昌与外籍学者留影 1989年11月出版专著《易经与传统医学》,1990年创办贵州省易经研究会 图为1993年11月国际易经与传统医学及其文化研讨会大会留影 图为:1993年11月王力平、侯希贵、麻福昌、龙云兆大会留影 图:1993年11月大会发言 1994年4月出席美国首届传统医学讨论会暨优秀成果颁奖大会,《易经
图:1994年在美国出席大会留影 图:1994年在美国出席大会与代表留影
1999年5月注册成功贵州省易经研究会国际域名:http://www.cnyijing.net 图:1999年5月贵州省易经研究会注册域名证书 2004年12月出席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时间生物医学讨论会,参加筹备时间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与国内外专家学者交流“子午流注针药灸防治老年痴呆”论文。 2005年,出席贵阳国际阳明文化节暨高端论坛学术讨论会发表“阳明与易-良知即是易”,并在加拿大《文化中国》杂志发表。 图:成中英(中)教授国际易经学会主席 图:会议上留影的是贵州省易经研究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麻福昌主任医师教授、外籍专家学者、国际易经学会主席成中英、国际儒联、巴中文化交流中心等负 责人。 图:麻福昌子午流注开穴应用模式获奖证书 2006年在荔波主持召开贵州省易经研究会乙酉年会水书易与华夏文明讨论会暨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的领导班子,成立贵州省易经研究会水书易工作委员会; 2009年出席国际阳明文化节高端论坛学术讨论会,交流发表“黔门王学易为魂”论文。 2010年成功地创办贵州省易经研究会网站(黔ICP备11000019号【工信部备案系统】),麻福昌诊所网站【工信部备案系统】)等,任多个网站站长。 2010年10月在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水族自治县成功地组织召开有国内外知名学者出席的“中国水书易经三都论坛”。 图:中国水书易经三都论坛大会合影 同年11月在贵阳中医学院成功地举办“易经与传统医学”讲座,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贵州省易经研究会第十七分会场“改革创新推动贵州易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会暨代表大会在贵阳中医学院成功举行,会上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副主任、中国陶行知思想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语言学会会长、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长顾久教授作“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的主旨报告。2012年7月5日主持中国大陆第一个经批准依法成立25周年的贵州省易经研究会的25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祝辞论文。 图:分会场合影 2012年10月经批准成立中国共产党贵州省易经研究会支部委员会,田光辉任支部书记,麻福昌、黎斌任支部副书记2013年聘任田光辉、黎斌为执行理事长。 大浪淘沙,2012年以来,大力整顿队伍,充分发挥中共支部委员会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纪律性得到加强,形成同心同德、认真负责、勇于担当、有内聚力、战斗力、执行力的领导核心。参加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与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的诸如“科普宣传周活动”“三下乡”活动,2014年“科普宣传网络行活动”等均获得好评和骄人的战果。2014年10月,作为国际易学联合会第六届国际易学论坛的协办者,组织由黎斌带队的代表团赴京参会,以文会友,与国内外境内外的专家学者互动,硕果累累,载誉归来。采用现代手段和互联网平台,特别是加强网站建设,内内外外建立互联互通的新机制和新常态。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