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易经中的母亲:专家情怀录
作者:黎斌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633  更新时间:2012-09-17 12:08:1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易经中的母亲
(点击下载)易经中的母亲

黎   斌

黎斌先生 易道变化,转眼间,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即将来临,忙碌中的人们又将与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又将仰望朗朗明月,思念他们的亲人,他们的父亲、母亲。可是,我却没有这份福分和奢望了,我失去母亲己经整整31年。

母亲去世的那一天,是农历的“端午节”。那时候我在思南中学读高中,学校离我家有13公里远,每个星期我都照例步行回家带点粮食。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和往常一样带了一个星期的粮食准备启程去学校,当我去与病床上的母亲告辞时,母亲用非常微弱的声音对我说:“四毛,太阳都快落山了,你还不去上学?”这都是什么时候了,母亲还在关心她儿子的学习,我顿时眼泪夺眶而出,哽咽着告别母亲去了学校。万万没有想到,这次告别竟成了我与母亲永久的分离。从此,我突然间变得孤苦伶仃,深深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遗弃和悲伤。从此,几十年来,我每次回家,只能看到半山坡上母亲那孤零零的坟茔。

母亲是“爱的宝藏”,是“辛劳与奉献的化身”……所有赞美母亲的诗歌都是如此的美妙,而所有美妙的词语放在母亲身上又都显得如此的苍白和无力。母亲是一切生命的根源和爱的基石,是我们对爱的最初的沐浴。很多文学作品都在赞颂母亲的伟大,比如“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等;很多宗教也都给母亲以很高的荣誉。《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盂兰盆经》等,均在谆谆告诫世人“父母恩重如山”;博大精深的易经也在很大程度上讴歌母亲的德行和奉献,比如《周易·坤》中母亲“直、方、大”的厚德人格,《周易·家人》中母亲操持家务的艰辛。生育孩子,母亲呕心沥血。生死关头,母亲将生的希望留给孩子。“汶川地震”中,母亲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孩子;从高高的索道上坠落时,母亲用双手托起孩子;孩子病重,母亲“割肝救子”……一个个凄美、悲壮的故事,诠释了母亲的无私与伟大。没有母亲,孩子们无法生长;没有母亲,大人们无法成熟。没有母爱,我们的生活将失去阳光;没有母爱,我们将变得虚弱枯黄。

很多时候,当你酣然进入梦乡,手脚露在被子外面。只有母亲来到你身边,轻轻将被子替你盖好,担心你感上风寒;很多时候,当你患病在床,只有母亲来到你身旁,喂你吃药喝汤,如《周易·解》一样,千方百计为你解除病患,使你康复健康;很多时候,当你在外面受人欺负,只有母亲搂你到怀抱,心疼地安慰你,替你擦去脸上委屈伤心的泪花;很多时候,当你遇到困难和挫折,是母亲给你信心和勇气,如《周易·恒》一样,给你信心,给你点燃新的希望;很多时候,当你如《周易·旅》一样,人在旅途,母亲总是为你收拾这样,准备那样,生怕你在外面挨饥受冻;很多时候,当你如《周易·丰》一样,满怀丰收的喜悦,衣锦还乡,尽管你也进入中年或老年,母亲仍和往常一样,问寒问暖。因为在她眼里,你永远是一个长不大、还需去《蒙》的孩子,生怕你在外面有什么闪失。每当这些时候,你会感到你被一种伟大而甜蜜的母爱包围着,你会像《周易·晋》一样,日照大地,深深地感到在这危机四伏的世界上享有一种踏实和安全,你会感到太阳系这个硬邦邦的星球却充满了无比的快乐和温暖的阳光。

世上人海茫茫,能成为同事的有几人?能成为朋友的有几人?能成为兄弟姐妹的有几人?能成为夫妻的有几人?能成为父母的又有几人?一切都在缘分中,父母缘、子女缘、兄弟姐妹缘、夫妻缘、同事缘、朋友缘……等等一切“缘”,按照佛家的说法,都是经历了无数个“劫”、无数个“轮回”后的因缘撮合的结果;按照易经的说法,都是在变化中的汇《萃》,变化中的《随》缘,变化中的《同人》。但不幸的是,有时我们将这一点遗忘了,不珍惜这一缘分。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你们中那些母亲还健在的人们,请认真领悟“易道变化”的真谛,像《周易·观》一样,关注我们的母亲,深切地观想我们的母亲。请不要等到她《遁》出人间的那天才说:“天啦,我在母亲身边生活了这么多年,竟然没有仔细地看她一眼。”平时,我们总是希望她躲在后面做饭洗衣、带孩子、打扫卫生,而我们自己则沉醉于功名利禄。如此,我们的母亲不再有机会注视我们,而我们因为太过忙碌,也没有时间关注她,观想她。只有在她去世的那一天,我们才明白,长久以来,我们为母亲付出太少,但此时后悔己经来不及。

万物无常。前不久,我在铜仁郊外一座山上练习“悟易”,曾经绿色的树叶,转眼间在秋风的吹拂下开始飘落。我轻轻拾起一片落叶,又轻轻将它放下。我觉悟到:落叶可拾,昨天不再。人不过是世上的匆匆“过客”,在历史时空里,我们拥有这样,拥有那样,可是在易经的时空里,我们却什么也没有得到过,什么也没有失去过。我说这些,请不要误解我的消极和悲观。我只是想提醒人们:易道变化,万物无常,好好地活在当下,珍惜我们当下的工作和生活,特别是要珍惜当下还拥有的至高无尚的母爱。

在这里,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今年中秋节,当你们与家人团聚时,如果你还拥有母亲。你们要带着微笑来到你的母亲身旁,不需要说什么,只是让她停下手头的劳作。接着,你让母亲坐下,你也静坐在她身旁,好好地看着她,深深地凝视着她。这样做只是为了看到她,体认她就在当下,她还活着,就在你身边,你还拥有自己的母亲。接下来,你握着她的手,问她一个小问题:“母亲,我小时候是什么样子呢?请您给我讲一下我小时候的故事吧!”她会感到惊奇而亲切,话匣子将一下子打开。这时候,你要认真地聆听。即使你已经四五十岁了,甚至更老,也要像孩子一样问她、专心地听她讲。这时你将真切地感受到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母亲和你都会感到无比快乐。那么,将来有一天,当她离开你时,你就不会有懊恼和悔恨。

请不要认为我是在建议你们中断你们的工作和事业,回到家里和母亲呆在一起。这是生活不允许的,也是母亲不高兴的。作为一个人,应像《周易·乾》一样,积极向上,有所追求,有所奋斗,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这里,我只是想提醒你们,母亲为我们付出太多,也无时不在惦记我们,我们不能让她们感到孤独,应“静”下心来想想她们,抽点时间陪陪她们。不管你地位多么卑微,也不管你多么贫穷,总有一个人对你不嫌弃,这就是我们的母亲;不管你飞得有多高,也不管你飞得有多远,总有一颗线如同风筝在牵挂着你,这就是我们的母亲。请不要忘记她们,忘记她们就像《周易·损》一样,意味着巨大的损失,忘记她们将失去快乐和幸福。

如果还允许我再做出一些建议,那就是:今年春节,当你们放假回家,请不要只是“回家看看”,请不要只顾“交朋结友”、游山玩水,请轻轻地走进母亲所在的厨房,微笑着、亲切地对她说:“母亲,还是我来吧!”如果母亲不肯放下手头的劳作,你要坚持,一直到她放下手头的劳作,或同意与你一起做家务。即使你已经四五十岁了,甚至更老,你都要表现得像一个孩子、一个像从前一样天真可爱的孩子。这样,你和你的母亲都会感到一种无以伦比的快乐和幸福。等到将来有一天她离开你时,你就不会再有悔恨和懊恼。

“易经”之灯,闪闪不灭。“易者,变化也”,倘若这盏小小的“易灯”能在我们的学习中点亮,便可会心一笑了。

2012年9月16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